课件编号11740356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4047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课,正面战场,抗战,教案
  • cover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以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和第三次长沙会战为例,讲述十四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再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等情况,需要突出重点: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进而准确理解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2.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统一战线建立之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那么,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了哪些努力?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第二十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直接引入本课,承上启下,引发学生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对日作战的,进而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 展示地图: 教师: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2.过程 教师:台儿庄位于徐州以东的交通干线上,北接津浦线,南接陇海线。日军两大主力矶谷师团、板垣师团分别从北、东两个方向扑向台儿庄,企图在此会师后合攻徐州。1938年3月,北路日军由枣庄孤军南下, 3月2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多次攻入庄内,曾占据全庄的三分之二。中国守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惨烈巷战。 展示地图和材料: 教师:战役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负责总指挥。中国军队主力完成对日军包围,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 展示图片和材料: 孙总司令和我通话之后,在台儿庄内亲自督战。死守最后一点的池峰城师长,又来电向他请求准予撤退。连仲命令他说:“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李宗仁回忆录》 3.意义 教师: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展示材料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教师总结: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争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呈现出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同时通过史料的展示,使学生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有深刻的了解。 过渡:1938年,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会战,下面我们来走进武汉会战。 二、保卫大武汉 1.武汉会战概况 展示地图: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武汉会战的概况。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时间:1938年6月始 (2)指挥:蒋介石 (3)起因: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4)概况: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