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40369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44504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案
  • cover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有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本课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日本对中国的步步侵略;一条是中国社会各派力量对日本侵略的抗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地区,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日本的步步侵略,中国共产党、爱国学生、部分国民党将领掀起了空前的反日浪潮。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爱国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斡旋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教学目标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每年的9月18日,无论身处何地,我们总会能听到这样的长鸣!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视频导入,一方面使课堂活动更加生动,另一方面也借助视频里的氛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讲授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展示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关于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由于在国防上及国民的生存上有重大的利害关系,我国不但要作特殊的考虑,并对该地之维持和平及发展经济,使之成为国内外人士安居的地方,作为接壤的邻邦,不能不负有特殊的责任。 ———《对华政策纲领》(1927年)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可乘之机。 教师:1927年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经济、政治危机。同时国共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 展示地图: 教师: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22:20,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爆炸发生了。日军随即炮轰驻扎在附近中国军队的北大营。次日凌晨5:30完全占领北大营。6:30日军攻入沈阳,随即占领整个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展示图片: 教师: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2.日本扩大侵略 教师:日军扩大侵略,占领了东北三省。 展示图片: 教师: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展示图片: 伪满洲国(1932年—1945年),日本占领东三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