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46807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三十六)语文(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2707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
  • cover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三十六)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川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选择题的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做在试卷上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 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 在的人,它外在于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 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 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坏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 要向白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 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 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 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 的概念。环境关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 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 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 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 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 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 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 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 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 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为景观建设, 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关的环境保护” 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关”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关,也有文明方面的 人工的关。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 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 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 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