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46835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五十五)语文(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9984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
  • cover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五十五)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急急忙忙把它转换成 “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回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 就像中国传统绝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地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 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地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 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玉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 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的时候,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 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比如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苟子,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 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 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 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 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 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 被人觉得它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还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 尊尝和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 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 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用一句理论的话讲就是要“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克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 逆的圣经,毕克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 累赘包袱,地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共为金科玉律。我对经典的看法很简单,第一,经典在中 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