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46856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五十八)语文(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299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
  • cover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五十八) 语文 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川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和简牍,远在商代已然如此。《尚书·多士》:“惟推般先人有册有 典。”在甲骨文中“册”字作种,是像若干支筒编联成册之形。当时称呼史官就“作册”。 依质地分,简牍有竹、木两类。与竹简的宽度相仿的木条则名礼。竹筒和木札在用途上并无区 别,所以木礼也可以称为筒。不过竹筒修治好了以后,还要烤干主材中所含汁液,以防蠹并防止变 形,叫“汗青”或“杀青”。文字则写在蔑黄的一面,是为筒的正而。蔑青是简的背而,篇题有写在这 一而的:因为卷起来之后,它反而露在外而。木简则无须杀青,它的材质有松木,有柳木,其中用 毛白杨木的也不少。 以多支竹木简写长文时,须先编联成册。编绳多数为麻绳,它的专门名称叫“书绳”,讲究的简 册用丝绳编联。根据书写的内容不同,简的长度亦有别。最长的三尺简是“书法律”用的,故汉人有三 尺律令“三尺法”的说法。书写儒家经典要用汉尺二尺四寸的简。皇帝的策书长二尺。策书以下的制 书、诏书、誡救等用的简短些,为汉尺一尺.一寸,称“尺一诏”,或简称“尺一”。用简牍作为书写材 料,竹木可就地取材,供应充足,自有其方便之处,缺点是太笨重。古人虽然也有用帛代替简牍的, 但丝织物价昂。东汉时当过济北相的崔瑗有一部书要送人,犹自称“贫不及素”,即用不起帛来抄写。 这些情况促使我国发明了纸。 我国西汉就有了纸。它们以破旧的麻絮、麻布、绳头等为原料,已经过筒单的切、春、打浆和 抄造,然而纤维交织状态差,纸而粗糙不平,大约只用作包装材料。到了东汉前期,在蔡伦的主持 1 下,造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这是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用树皮造纸是一项新技术,它开 辟了木浆纸的先河。可是要把树皮制成纸浆,仅用类似沤麻的石灰发酵是不够的,还必须反复春捣、 脱胶,并以强碱液蒸煮。鱼网的网结硬,也必须施以强化的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而这一套新技术 推广到麻纸生产上,又必然使后者的质量得到玫进。1974年在甘肃武成旱滩坡出土的东汉晚期字纸, 是一种单面涂布加工纸,厚约0.07毫米,涂层均匀,纸面平整。它的纤维帚化度高,交结紧密,是 已经发现的东汉最精工的纸张。 到了晋代,造纸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开始在纸外涂一层矿物质白粉,继而采用植物淀粉糊作 涂层。之后,又将淀粉糊直接掺到纸浆中,成为悬浮剂,可使纸浆中的纤雏均匀分散,便于抄造。 采用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堵寒纸面上纤维间细微的孔惊,使运笔时不致溺晕走墨。此外,还先 后采用施胶、染潢、加蜡、研光等法对纸张进行加工。其中染潢是以黄柴液染纸。黄檗是芸香科的 树木,其初皮中含有小檗碱。用黄檗液染过的纸呈淡黄色,防蛀。由于纸是黄色,书帙(书套)随 之地用黄色。潢纸还可以用雌黄涂改误笔,雌黄与潢纸的颜色相近,误写处“一漫即灭,仍久而不脱” (《梦溪笔谈》)。后来衍生出“信口雌黄”的成语,指任意窜攻和胡编乱造。染潢后加蜡研光的纸 叫硬黄纸。经过后来技术的不断改进,到了唐代,这种纸坚硬光滑,书写流利,抗蛀防水,是当时 最高级的纸张品种。 (节选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三段内容的表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