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49293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七十八)语文(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7248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
  • cover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七十八) 语文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试卷答案填涂或书写 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 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 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 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 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 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文化。到 了21世纪,情沉己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思想”,引起了世界性的震 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 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这些“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 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 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 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国外 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这主要 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 精神和太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还 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 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 因为“不同”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 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节选自《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的说法,最恰当的一 项是() A.我们发现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 生。 B.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或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C.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我国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 D.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只要参与其 中,就能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B.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所以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C.林语堂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国外的读者当成朋友看待,所写 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深受外国读者的欢迎。 D.一些中国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等“中国思想”, 从中国文化根底发芽,保有中华民族特色,因而能让全世界收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