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49334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八十三)语文(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7526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
  • cover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八十三)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 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处名、准考 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木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 小舞。”《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 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所 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 末民初的时候。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地就是传统的学术 研究。其实,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 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高《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 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20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 新“热”了起来,这一方而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 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 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而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 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 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而 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 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 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永与弘扬。 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因为复古作为一种 第1页共10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