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62746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五十一)语文(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1287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
  • cover
2022年百所名校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题汇编(五十一) 语文 第丨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 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 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儿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 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 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 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 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 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 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 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 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 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 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 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 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 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 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 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 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 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 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 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 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 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 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 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 18世纪,全 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 的风格。 下列有关“茶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茶壶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的,但壶的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 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二者的分别。 宋朝以前没有茶壶,中国人喝茶是从南北朝开始的,但是人们喝茶用的是碗,不 用杯,茶碗是主要的茶具。 茶壶由手执壶发展到提梁壶,是为了适应人们喝茶的需要。手执壶如果太大, 不易手执曲柄,提梁壶应运而生。 明末清初之后,茶壶成为家家必备的器物。所以,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 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之一。 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