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71514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音频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3次 大小:335826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课件,音频
    (课件网) 导 入新课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下面,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探寻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以及又是怎样回归祖国怀抱的┉ 歌曲欣赏《七子之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学习目标 1.中英、中葡分别就香港、澳门回归问题采用了什么方式?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 3.中英何时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何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又于哪年回到祖国的怀抱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香港问题的由来 实质:主权问题(历史遗留问题) 香港紧邻广东深圳,与深圳隔河相望。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门紧邻广东珠海,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台湾 台湾问题由来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假如你是港澳居民,在经历了多年的殖民统治后,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时间 提出 目的 含义 意义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文选》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 两种制度 一个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和基础 国家主体(大陆) 港澳台地区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 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国两制”的构想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一个中国 两制并存 高度自治 基 本 特 点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香港、澳门、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享有除国防和外交外,其他事务高度自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 (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 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 特区派干部 五 个 不 变 ? 变 不变 主权回归 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一国两制”的构想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1)谈判: 1982年中英两国政府开始谈判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谈判焦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