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设计毕业纪念册》(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 在学习纸质版毕业纪念册的基础之上,了解电子毕业纪念册与纸质毕业纪念册的不同特点,能够制作出包含文字、视频、音乐、图片等多种形式的电子毕业纪念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深的文化知识底蕴,也学习了一些美术手工制作技能和色彩知识,同事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而制作毕业纪念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全面训练,学生从设计到制作、填充各种丰富的内容,综合能力获得全面提升。本活动让六年级学生在将要毕业的时候,通过回顾自己六年的小学生活,把自己对同学、班级、母校的感情和回忆记录下来。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延展,以“设计电子毕业纪念册”为中心,让学在头脑风暴中发散思维,将电子版毕业纪念册与纸质版毕业纪念册的进行比较,了解电子纪念册的特点,再将动手实践与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因而,本次劳动活动大致分为“头脑风暴”“合作搜集”“实践制作”“展示交流”四个板块。 三、教学目标 (一)了解电子毕业纪念册的基本结构,以及与纸质版的不同之处。 (二)了解电子毕业纪念册的制作方法,可以围绕主题收集、整理信息,制作独特的电子版的毕业纪念册。 (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能有规划地与他人一起完成制作。 (四)通过电子纪念册的制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在即将毕业时的集体之爱、师生之谊与同窗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了解电子毕业纪念册的基本结构,以及与纸质版的不同之处。 2.了解电子毕业纪念册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文字、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综合展现校园生活和同学情谊。 (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有规划地与他人一起完成制作。 五、 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策略、 发现策略、合作学习策略 六、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15分钟;第二课时,15分钟。 七、 教学过程 (一)头脑风暴,讲解电子毕业纪念册的特点。 (二)合作搜集,分工合作分类搜集材料。 (三)实践制作, 学生实践发挥创意制作。 (四)展示交流, 多角度总结提升。 八、 教学评价 (一)引入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提供充分的自主性发展和讨论空间。 (三)课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四)课堂中的发散提问环节、拓展环节发展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九、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只做组织者、引导者,把握课堂走向。全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制作、展示、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亲身去体验的好习惯。 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利用电脑设计纪念册,不仅可将学到的美术、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审美意识,还可以凝聚设计者的一片深情厚意。但在本课教学中,操作实践环节排版与布局这一板块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学生容易在这一步犯难,还需教师加强引导。 劳动课学案《设计毕业纪念册》(第二课时) 班级: 小组(或姓名): 环节一: 头脑风暴 观看范例,了解电子毕业纪念册的特点。 确定一个响亮的名字,对毕业纪念册的主题进行讨论。 规划电子纪念册的结构。 思考:电子毕业纪念册应该有哪些内容呢?规划一下电子毕业纪念册的结构,填写在表格上面。 讨论电子纪念册采取的形式和制作的方法。 电子毕业纪念册的结构与形式 名称 栏目 内容 形式 环节二:合作搜集 组织和分配任务 (1))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人认领一项任务 (2))把任务讨论的结果形成“合作搜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