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8283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演练:必修2文言文(人教版安徽专用)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233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3届,专用,安徽,人教,文言文,必修
  • cover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演练:必修2文言文(人教版安徽专用)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C.芳菲菲其弥章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解析:选B。A.“冯”通“凭”,乘;C.“章”通“彰”,明显;D.“悟”通“晤”,面对面。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愿,请 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高高的 D.何意致不厚 意:料想 解析:选C。危:端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昼夜勤作息 B.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安步以当车 C.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①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解析:选C。都是“无,没有”的意思。A.①振作/②劳作,工作。B.①占着,把守/②当做。D.①缘故/②旧交情,老交情。 4.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③与山间之明月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D。①中“之”是动词,往、到达;②中“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④两句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虽一毫而莫取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①而今安在哉 ②而人之所罕至焉 D.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解析:选D。均为连词“和”。A.“于”均为介词,①是“从”,②表被动;B.“虽”,均为连词,①即使,②虽然;C.“而”均为连词,①表转折,②表承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而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怨灵修之浩荡兮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解析:选D。A.“交通”,古义:交错,连接;今义:指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B.“非常”,古义:非常,非同寻常;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C 项“浩荡”,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广阔或壮大。 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例:楚人有涉江者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为仲卿母所遣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解析:选A。A.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B.被动句。C.状语后置句。D.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8.名句默写。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_____,士贰其行。_____,二三其德。 (2)西望夏口,_____,山川相缪,郁乎苍苍,_____?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旌旗蔽空,_____,横槊赋诗,_____,而今安在哉?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 (4)_____,抱明月而长终。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而卒莫消长也。 (6)_____,池鱼思故渊。 (7)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___,_____。 (8)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 答案:(1)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2)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3)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4)挟飞仙以遨游 (5)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6)羁鸟恋旧林 (7)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8)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9)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