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9172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第五章:第4节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 课件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6063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3届,阅读,散文,记事,写人,4节
  • cover
课件35张PPT。第6节 杂记随笔阅读题 11.【试题精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一问抓住第2自然段中“不单……而且……仅仅……”这三个关联词就很容易筛选出答案。第二问抓住塔与树,树与鸟以及鸟与塔的关系,扣住主题不难分析出铺垫的作用。【参考答案】(1)砖石斑驳,塔角翘檐破损残缺,风铃失声。(2)为后文写塔、树、鸟和谐共生作铺垫。2.【试题精解】文章第3段中有“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第4段写鸟向我扑将而来、俯冲驱赶“我”这不速之客,再联系第5段开头“我急欲逃遁”可以得出第二个要点;第5段中有“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鸟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只需要转换一下叙述的角度。【参考答案】①因有青苔,防滑倒;②躲避鸟的袭击;③避免再扰乱鸟的和平与宁静。 3.请为第6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3.【试题精解】这道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其实是考查对动词的赏析。①嵌,是指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与“扎”“长”比更好地照应“鼓冒”一词;②“缠”有缠绕之意,“连”不能显示出根须纠结盘绕的情状,而“拧”显得力度过硬,有失分寸;③“挂”字能准确描摹出水珠欲滴未滴的情状。【参考答案】嵌 缠 挂4.【试题精解】这是对文章最后一段的赏析,一定要注意内容上与主题的关系,结构上与全文的关系,此外要注意找出语言上的特点。答题要点包括①借助传说,进一步领悟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②船员的话增添了浪漫色彩;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④联想沈从文,首尾呼应。 【参考答案】(示例)本段文字借助传说,彰显了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船员的回答增添了浪漫色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凸显了和谐共生的主题。联想到了沈从文,首尾呼应,言约而意丰。5.【试题精解】这是一道开放题,但是最好还是从“无必要”的角度答题,因为只要结合文章标题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很容易说出理由。否则,拟一个新题目有很大的难度,而且要言之成理就更是一种挑战,没有必要吃力不讨好。【参考答案】(示例一)无必要,理由:①以“塔上的树”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树是引起作者登塔和发现塔、树和鸟三者和谐相融的起因。 (示例二)有必要,理由要言之成理。6.【试题精解】C项“揭示了要保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与原文不符;E项“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湘西生活和自然风光”不准确,文章主要描写了塔、树和鸟,表达了和谐共生的主题。【参考答案】CE2009年江苏所选用的张笑天的《上善若水》,就属杂记随笔类散文。此类散文思想性极强,真正地体现了新课标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 由此可见,杂记随笔类散文是我们备考的热点。它形式灵活、取材广泛、富于理趣的特点,在阅读理解设题时具有极充分的选择空间,更有多角度多层面设题,多维度考查的优势,作为命题的宠儿当不为过。在江苏省未来的高考中,杂记随笔类仍会是文学类文本考查的热点。一、杂记随笔的阅读方法 (一)注意一般方法。 1.把握文章的主旨。杂记随笔虽议论,但一般不是规范的议论文,其阐明的观点也就不像一般议论文那么明朗。正是因为如此,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真正蕴涵就成为读懂这类文章的关键。要把握这类文章的主旨,就要注意作者直接议论的句子并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就要注意分析作者的思路,注意透过语言和材料发现作者的“本心”。2.分析文章的材料。杂记随笔在行文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恰当而又富有趣味性的材料。这些材料并不是作者为炫耀自己的知识而故意堆砌,而是为了阐明道理所做的精心安排。这些材料在运用方式上可能也各不相同,有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