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9393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课件(2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72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学年,统编,选择性,必修,下册
  • cover
(课件网) 客 至 杜甫 作者回顾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杜工部(曾官至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自称少陵野老。 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其诗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被誉为“诗史”。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 诗风沉郁顿挫。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759年(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严武等友人帮助下,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茅草房;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辛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这时期他也写了不少的闲适诗。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一位姓崔的县令来访,杜甫十分高兴,就写下了这首诗。 诵读该诗,探究赏析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1.首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群鸥“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2.首联写出了草堂怎样的环境? 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秀丽。 3.探究“但见”之含义。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的心境。 4.探究作者些“群鸥”的用意。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5.“皆”字写得很妙,请赏析。 “皆”是全、都的意思,家前家后都是水,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6.探究该联的主要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做铺垫。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本联写景角度有何变化?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来访欣喜不已的感情。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 3.赏析颔联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