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云雀》音乐教学设计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 【教材分析】 小提琴独奏曲《云雀》是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本首作品是罗马尼亚作曲家旦尼库独具特色的歌曲,是小提琴高音E弦上绝无仅有的颤音名曲。乐曲巧妙的运用了小提琴上下滑指的颤音技巧,以极为明快欢腾的旋律,简练而富于动感的钢琴伴奏,表现了在阳光明媚的山林中云雀争鸣、风景如画的一幕。在小提琴明亮透明的音色表现下,高超的颤音一气呵成。 【学情分析】 1.学生上节课已经欣赏完二胡《空山鸟语》,了解了二胡是如何塑造空山幽谷及群鸟欢鸣的景象的。 2.本节课继续对音色进行了解,分段赏析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小提琴的颤音、滑音、倚音等技巧来描绘云雀的各种形象,并通过《弦乐四重奏》视频,简单认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进一步了解不同音色具有不同的音响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乐曲《云雀》,认识小提琴,能分辨出小提琴的音色,并对4个片段音乐进行准确听辨。 2.方法与过程:通过对比欣赏法、聆听体验法、模唱分析等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音色的敏锐感知能力,并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小提琴《云雀》这首作品,体验云雀带给我们欢快的情绪,从而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爱上音乐。 【教学重点】 通过感知、聆听、律动、对比、分析等手段,分段赏析每一片段描绘的云雀形象。 【教学难点】 学生能准确听辨4个音乐片段 【教学器具】 多媒体、钢琴、PPT、卡片、纸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市坪山区坪山第二小学的叶老师,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和我一起享受快乐的音乐时光,初次见面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手影,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手影表达了什么形象?【出示手影】 2.下面,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以下两个问题(1)老师的手影表达了什么形象? (2)它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3嗯,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强,老师表现的是一种鸟,乐曲是呢由小提琴演奏,那么今天啊老师就要带领大家欣赏一首和鸟有关的小提琴作品--《云雀》。【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法(手影图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引出课题,同时为接下来小提琴的快速颤音来描绘鸟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 完整聆听 1、认识小提琴 讲一讲。小提琴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属于拉弦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色非常优美、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形状呢有点像葫芦,身上除了4根琴弦以为其他都是纯木制作的。具体结构我们看看这张结构图。那当我们演奏小提琴的时候呢,把琴放在左边的脸颊靠近腮托,琴弦与地面保持平行,左手把弦,右手持弓放在二弦上,弓和琴保持90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怎么演奏的吧。【播放视频】 (2)看一看。看了小提琴的各种演奏技巧后,老师迫不及待想让你们完整聆听一遍小提琴独奏曲《云雀》,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老师它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初听乐曲】 (3)说一说。嗯,同学们的音乐感觉很敏锐,是的,乐曲的情绪是欢快灵动的,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非常的快。 2.作品分析 这首乐曲呢是由罗马尼亚作曲家旦尼库所创作,这可是目前国际上非常著名的一首作品,因为乐曲的速度之快、作曲家巧巧妙地运用了小提琴E弦上的颤音、滑音来表现云雀而闻名。明快欢腾的旋律配上简练而富于动感的钢琴伴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山林中云雀争鸣、阳光明丽、风景如画的一幕。这首乐曲是由4个片段+尾声组成,下面我们逐一进行赏析。 【设计意图】认识小提琴,培养学生对音色的敏锐力,能够听辨出乐器小提琴,初步了解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分段赏析 1.欣赏A部分音乐片段--斗嘴争鸣 (1)想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