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22529

【课件】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 数学-RJB-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共42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44404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42张,解析几何,平面,第二章,一册
  • cover
(课件网) 数学-RJ·B-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对椭圆定义中的常数加以限制的原因 1.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2.会用定义法、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会用坐标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一、椭圆的定义 如果F1,F2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a是一个常数,且2a>|F1F2|, 则平面内满足|PF1|+|PF2|=2a的动点P的轨迹称为椭圆, 其中,两个定点F1,F2称为椭圆的焦点, 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F1F2|称为椭圆的焦距. 【注意】(1)定义中“平面内”不可缺失,否则轨迹就不是椭圆. (2)动点P满足|PF1|+|PF2|=2a>|F1F2| 时,P的轨迹为椭圆,此式是椭圆的定义表达式,是点P在椭圆上的充要条件; 动点P满足|PF1|+|PF2|=2a=|F1F2|时,P的轨迹为以F1,F2为两端点的线段; 动点P满足|PF1|+|PF2|=2a<|F1F2|时,P的轨迹不存在. 二、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 [方法技巧] 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标准方程中含x2项的分母较大; 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中含y2项的分母较大. 因此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判断椭圆的焦点位置时,要根据方程中分母的大小来判断,简记为“焦点位置看大小,焦点随着大的跑”. 三、椭圆的一般式方程 对于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去分母整理之后都可以化成mx2+ny2=1的形式, 但是形如mx2+ny2=1的方程未必表示椭圆,当且仅当m>0,n>0,m≠n时表示椭圆,此时mx2+ny2=1称为椭圆的一般式方程. 常考题型 题组一 椭圆的定义 例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将所有真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①已知定点F1(-2,0),F2(2,0),则满足|PF1|+|PF2|=的点P的轨迹为椭圆; ②已知定点F1(-3,0),F2(3,0),则满足|PF1|+|PF2|=6的点P的轨迹为线段; ③到定点F1(-5,0),F2(5,0)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椭圆; ④若点P到定点F1(-4,0),F2(4,0)的距离的和等于点M(5,3)到定点F1(-4,0),F2(4,0)的距离的和,则点P的轨迹为椭圆. ②④ 【解题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直接利用定义逐一验证即可. 【解析】①因为 <4,所以点P的轨迹不存在; ②因为|F1F2|=6,所以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 ③到定点F1(-5,0),F2(5,0)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y轴); ④因为点M(5,3)到定点F1(-4,0),F2(4,0)的距离的和为,所以点P的轨迹为椭圆. 变式训练1-1 已知F1,F2是定点,|F1F2|=8,动点M满足|MF1|+|MF2|=8,则动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直线   C.圆   D.线段 变式训练1-2 [2020·乌鲁木齐高二检测]已知F1(-2,0),F2(2,0),动点M满足|MF1|+|MF2|=5,则点M的轨迹是 (  ) A. 双曲线   B. 椭圆   C. 线段   D. 不存在 D B 变式训练1-3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将所有真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①动点P到两定点A(0,-2),B(0,2)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的轨迹是椭圆. ②椭圆上一点P与两焦点F1,F2构成△PF1F2的周长为2a+2c. ③△ABC中,B,C坐标为B(-2,0),C(2,0),A为动点,△ABC周长为10,顶点A的轨迹为椭圆(不包括长轴端点). ②③ D 解析:由a2=25,所以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和等于2a=10, 所以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a-3=10-3=7. (0,±3) 6 C 5或3 D B C A B C 6 1.椭圆的定义 如果F1,F2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a是一个常数,且2a>|F1F2|, 则平面内满足|PF1|+|PF2|=2a的动点P的轨迹称为椭圆, 其中,两个定点F1,F2称为椭圆的焦点, 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F1F2|称为椭圆的焦距. 小结 2.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 图 形 标准方 程 焦 点 F(±c,0) 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