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6220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有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7230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九年级,一册,13.1,分子,运动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2.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分子热运动的是(  ) A.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余音绕梁 B.尘土飞扬 C.桂花飘香 D.大雪纷飞 4.漫步花丛中,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 5.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6.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扫地时灰尘飞扬 C.美酒飘香 D.炒菜时放点盐,菜就有咸味 7.扩散现象可以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定向运动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8.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满屋飘香 B.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C.时间久了,衣柜中的樟脑球消失 D.有阳光照射时,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 9.如图所示,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滴入等量的红墨水,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只有少量的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10.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放量,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二、填空题 11.刚做好了鱼,满屋子都是鱼的香味,这是_____现象。刚做好的鱼的香味比凉的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与_____有关。 1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液,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质是_____现象,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现象会_____(选择“加快”或“减慢”)。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液滴向四周飞散与前述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际上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现象。 13.新冠肺炎病毒直径约为0.3μm,可通过飞沫传播,这 _____(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用酒精消毒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稀释酒精时,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原因是分子间有 _____。 14.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_____。 15.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泡茶时能闻到浓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