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878165

人教版八年级第七单元《 走进黄梅歌 了解家乡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50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第七,单元, 走进黄梅歌 了解家乡戏,教学设计
  • cover
走进黄梅歌 了解家乡戏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八年级第七单元《天女散花》为基点欣赏学唱,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如黄梅戏的形成、黄梅戏的唱腔及艺术魅力等。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模仿《天女散花》充分体验黄梅歌的风格,掌握特点段落的演唱 在欣赏中弘扬地方文化,,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黄梅戏的基本知识,了解家乡传统戏曲艺术,从而使学生乐于关注黄梅戏的发展,产生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三、教材分析: 黄梅戏作为传统的戏曲艺术由地方的田间地头小戏发展到今天,已走向世界、登上国内外的辉煌舞台,它已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45分钟的教学中是无法把它全部讲透,唱完的,因此,本课通过对《天女散花》这首黄梅歌的简单欣赏学唱,以黄梅戏的形式和发展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黄梅戏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对其有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天女散花》是一首黄梅歌,由香港歌唱演员奚秀兰(安徽籍)于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首唱。歌曲采用黄梅戏中的“仙腔”、“花腔”等素材进行编创。曲调委婉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天女散花时的动人情景。 教具准备:1、简单道具2、电脑多媒体课件。3、钢琴 主要教学方法:1、谈话法:用于黄梅戏历史,唱腔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黄梅戏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的表演唱的过程,让课堂变舞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感觉黄梅戏的魅力。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教具运用 教学目的 一、随黄梅音乐进教室。二、导入新课。1、师:刚才这段音乐大家是注意到了?我再用钢琴给你们弹小段仔细听听有特点吗?(生:黄梅调/歌。)2、师:作为安徽人,黄山和黄梅是我们的骄傲,黄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而黄梅则是亮丽的人文风景那么你对黄梅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黄梅剧目列举一下(《天仙配》、《女驸马》)谁能说说,黄梅戏起源何时何地?“黄梅戏”中的“黄梅”代表什么意思?师: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别人听说你来自安徽,会请求你唱唱黄梅戏,今天我们就将来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天女散花》希望大家认真学能背唱其中的一段三、学习新课1、聆听全曲请学生比较与传统曲目的区别 简介黄梅歌的有关知识. 2、视唱乐谱找出大家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模唱,3、五、介即黄梅的表演形式1、师讲解师:黄梅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除 是唱、念、还有做、打的基本功(媒体出示。)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师:,我们来领略一段的优美唱段,在黄梅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唱腔:仙腔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表演,人 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请大家都来露一手, 。。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黄梅邀请其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优美唱腔,请几位会唱的同学上台表演,大家一起来跟随唱腔演唱或设计动作挥舞轻纱来配合演唱。六、激发学生对黄梅的自豪感。师:黄梅已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家乡的传统黄梅艺术出一份力。七、总结本课。1、媒体出示板书。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组织学生入座教师弹奏《对花》片段思考回答教师归纳简介黄梅戏发展历史:黄梅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起源湖北黄梅县,原来被称为黄梅调,在安徽它逐步发展,才开花结果由最初的民间歌舞、田头小戏登上大雅之堂设问回答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