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爱探索,爱发现》教学设计 1、 主题背景 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年龄,这时候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或已经形成,学生勤奋感也在逐步建立,还需要从激发探索的兴趣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新的思维结构。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奥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探究乐趣,激发探索的兴趣。重点 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精神,掌握探究方法。难点 三、活动方法 游戏体验、讨论等 四、活动准备 准备好一笔画卡片 五、活动过程 (一)课前承诺:认真倾听,善于动脑,积极参与,真诚分享 教师:我们班在上学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这一定是全班同学勤学善思、团结合作,共同取得的,你们说,对吗? 生:对! 师:谁是认真倾听的同学?谁是用心思考的同学?谁是真诚分享的同学?谁是尊重每一位同伴的同学?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向老师证明了你们的优秀。 那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老师边说边做一遍,同学们自己做一遍。 “五个小手指” 一根手指,点点点; 两根手指,剪剪剪; 三根手指,叉叉叉; 四根手指,弯弯弯; 五根手指,一朵花。 老师边说边做,学生跟做,做的好,教师对其“认真倾听”、“积极参与”给予肯定。 师:优秀的三年级一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探索之旅吧!(出示主题:爱探索,爱发现) (二)探索发现第一站:开动脑筋一笔画。 课件出示:要求学生一笔完成,完成过程中笔尖不离开纸面,也不两次经过同一条线。 第一张图片(看似困难,其实容易): 学生完成后。教师采访学生探索前以及过程的感受?探索成功的感受? 学生分享:开始认为很难,经过试画,发现并不难。———探索需要勇敢迈出第一步。…… 出示第二张图片(图片简单,难度增大): 学生完成后。教师采访学生探索前以及过程的感受?探索成功的感受? 学生分享:看着容易,中间经过几次才成功。…… 科学探究是艰苦的,坎坷的,也是快乐的,那探究有何意义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们小故事吧! (三)科学家的故事探索故事 1、探索:蝙蝠为什么在夜间飞行?斯帕拉捷发现了超声波。 2、探索:古道尔对黑猩猩进行研究,发现了许多黑猩猩社群中鲜为人知的秘密。 3、探索:看到烧水的时候,铁壶的盖子被蒸汽顶起来,瓦特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科学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创新需要探索与发现。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发现者”,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 (四)探索发现之旅———学习中的应用 1、英语单词里有奥秘 2、汉字造字有规律 象形字是对存在轮廓的素描。 3、乘法口诀表 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秘诀。 教师肯定学生在以上三类探索中的乐于思考,指出生活中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的发现。 (五)神秘的科学实验: 水能写字 哪个蜡烛先熄灭 白纸无胶 “粘”墙上 用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生活奥秘的热情。 (六)生活奥秘等我去探索 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后,变成了这样(头发全部翘起),怎么回事(静电)? 师: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科学道理等你去探索,你曾经有过哪些美丽的小问号?你曾作了哪些探索?又有怎样的发现?请记录下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师:经过对前面活动的参与体验,或许你会发现,当我们积极观察,认真思考,并主动研究和实践时,我们会收获别样的惊喜。 (七)结束语 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探索才能有所收获,只有我们自己亲自经历了探究的过程,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