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 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 年级:六年级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序曲的情绪和表现的场面,并能按情绪和表现的场面去感受和表现音乐。 过程与方法:欣赏全曲后再分段进行欣赏,通过律动、模唱、创编、排箫伴奏等形式表现各段音乐。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情绪和表现的场面,并能通过律动、模唱、排箫伴奏等形式表现各段音乐。 教学重难点:1、排箫伴奏 2、模唱、视唱C主题旋律 教学方法:奥尔夫教学、欣赏,模唱、创编。 教学准备:钢琴。 教学过程: 课前听西洋管弦乐曲,复习西洋管弦乐队由四大乐器组组成,并在舞台上的位置分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欣赏一首管弦乐曲,边听边思考这首管弦乐曲的情绪怎样?它表现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新课,引出课题《卡门序曲》。 三、简介序曲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卡门序曲》 再听一遍,边听边跟老师一起律动。(听后提问做什么动作,各种动作各做几次?)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动作,了解曲式结构—回旋曲 分段欣赏 先听A段,边听边思考A段音乐情绪怎样?你觉得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再听A段,说说主奏乐器是什么?排箫练习,创编节奏型,用排箫并吹自己创编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学会创编简单节奏型,让学生知道原来排箫也能为管弦乐曲伴奏,了解主奏乐器。 、欣赏B段音乐,听听B段音乐情绪怎样?主奏乐器是什么?表现的又是什么场景?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自由律动;教师为B段音乐伴舞;学生一起伴舞;请几个学生到台上和老师一起伴舞。 【设计意图】了解主奏乐器,让学生自由律动,并能为B段音乐伴舞。 (三)、继续欣赏C段音乐,C段音乐是著名的《斗牛士之歌》的主旋律,思考:这个主题的情绪又是怎样?表现了怎样的场面?主奏乐器是什么?前后有什么变化? 用lu进行模唱;用唱名唱主题旋律;用lu哼(弱)用la哼(强)。 【设计意图】了解主奏乐器,能用lu和la模唱主题旋律。 完整的欣赏,并用各段的表现形式来完整的表现音乐(A段排箫伴奏、B段伴舞、C段用lu和la哼唱) 【设计意图】完整的表现全曲。 七、欣赏歌剧《卡门序曲》 八、师生小结本节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欣赏全曲后再分段进行欣赏,让学生感受序曲的情绪和表现的场面,并能按情绪和表现的场面通过律动、模唱、排箫伴奏等形式表现去感受和表现音乐。学生各环节都表现得不错,整节课的学习气氛很活跃,能积极参与各环节中的各项活动,师生配合的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回答问题时不够大胆,生怕错误。但总体还可以,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音乐课继续努力,总结经验,争取做得更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