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69586

湘教版小学中年级劳动与技术第7课《清扫校园》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0675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小学,年级,劳动,技术,7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中年级第7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 课题 《清扫校园》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劳动与技术 年级 小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清扫的工具、学习垃圾的处理,会设计清扫程序和路线。2、通过劳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掌握一项基本的劳动技能,能够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体会劳动的快乐。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亲身实践,锻炼劳动技能,养成良好习惯,树立合作意识与公共环保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劳动中增进对地球、对家园的热爱,增强责任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 认识不同的劳动工具并掌握使用方法。 难点 在劳动中增进对地球、对家园的热爱,增强责任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标语吗———校园是我家,环境靠大家”!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校园环境的整洁优美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保持和创造,打扫校园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2、讨论交流大家先说一说自己打扫校园的经历和感受!A:打扫校园很辛苦,我们要注意保持校园整洁。B:垃圾要分类存放。C:要选用合适的工具。D:打扫干净了很有成就感。师:真棒!看来同学们都是环保小卫士,把我们的校园打扫得干净又整洁!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更好更快地清扫校园,相信同学们学会了以后,一定能做得更好!3、板书课题:《清扫校园》 观察标语,感受校园环境是否整洁学生回忆打扫校园的经历,分享各自的感受齐读课题 通过标语和讲述直观引出本节重点。通过亲身经历引起学生兴趣,增强爱护校园的意识。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做得更好,让学生更加有更主动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 一、为什么要清扫校园?1、我们需要干净整洁的校园生活环境,因为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人觉得身心舒畅,乐在其中。2、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也是反映一个学校校风校貌的重要标志。课件出示:美丽的校园图片师:我们的校园漂亮吗?它给你怎样的感受?如果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垃圾充斥着的校园里,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二、知识窗校园卫生是个重要的问题,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卫生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美化校园环境既是学校的事,也是同学们自己的事,爱护校园环境是每一个同学的责任和义务。课件展示图片:干净的校园1、操场2、教室3、大门4、食堂播放视频:校园干净的秘密———离不开同学们勤劳的双手!三、实践园1、材料与工具工具:扫把、垃圾铲、垃圾袋、手推三轮车等。实物展示:扫把、垃圾铲、抹布图片展示:手推三轮车等2、方法与步骤师:在做卫生打扫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垃圾采用的方法和工具也不一样。①了解被清扫对象和风向清扫前,要了解被清扫对象的基本情况,比如有没有石块和土块,树叶或者废纸多不多,有没有不易清扫的垃圾等,还要判断风向和风力。提问:石块和土块怎么清理?学生:用手捡。树叶和废纸屑怎么清理?学生:用扫把扫,然后用垃圾铲。教师补充:你会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吗 风向的判断:可以手上拿一个轻薄物品,举在空中 看丝巾往那边飞,就可以知道是什么风向。风力的判断:看物品被扬起的高度或飘得多远就知道风力有多大了。欣赏童谣:《判断风力》②设计清扫程序和路线教师讲解:了解了基本情况,还要设计简单的清扫程序和路线,比如先捡拾可回收的垃圾再清扫、把垃圾分类清扫、从一侧开始清扫或分块儿清扫等。课件展示部分操作步骤:捡拾可回收垃圾从一侧清扫③确定垃圾临时堆放位置图片展示:临时垃圾堆放点提问:为什么要临时堆放?学生:为了方便/最后统一倒垃圾可以节省时间。教师讲解:在清扫的垃圾统一运走前,应先确定一个临时垃圾堆放区域,要求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