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感受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并有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歌的愿望。 2、 能力目标:聆听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会背唱喜欢的乐句,从音乐要素和风格上比较不同版本的《一根竹竿容易弯》。 3、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知道方言和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能主动学习、认识、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懂得从音乐要素和风格上欣赏这首歌曲。 2、 结合这几首歌曲的欣赏而进一步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了解小调的美,激发了解民族音乐的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 钢琴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湖南经典民歌 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几首歌曲,你们都听过么?这几首歌曲都是湖南民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湖南民歌,一个地方的音乐跟这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是相关的,同学们对湖南有什么印象? 二、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 1、 初听歌曲,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歌曲旋律起伏较大 2、复听,引导学生找出歌曲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相似。教师讲解变化重复和合头换尾。 师:请同学们再次感受这首湖南民歌的韵味,并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相似? 生:略 师:全曲为七言六句,句法方整,原本的四句旋律通过变化重复等方法扩展成七句 3、 歌曲处理 1、 旋律解决 (1)学唱曲谱,找出歌曲中出现哪几个音,最多的音是哪些,简介湖南民歌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来唱唱曲谱,找一找歌曲中出现哪几个音? 生:略 师:歌曲中只出现了1 2 3 5 6这五个音,这是咱们民族调式的特点,它们在民族调式里有自己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老师这里排的音阶是从宫音到宫音的排列,也就是宫调式的音阶。同学们再看看歌曲中哪几个音出现的次数最多? 生:略 师:嗯,其中3(角)尤其多,而且最后结束也在3(角)上,所以3(角)就是这首歌曲最主要的音,音乐中称为主音。 生:略 师:所以这首歌曲的调式就是角调式。 2、 引导学生画出旋律线,旋律线的形状像什么? 3、 歌曲歌词解决 师:歌词说了些什么? 音乐家宋扬参加的演剧队1946年到1948年在长沙、衡阳等地活动,而《一根竹竿容易弯》就创作与这一时期,当时抗战刚刚胜利,人民期盼过上和平安康的生活,但国民党政府却发动内战,压迫人民,迫害进步人士。为鼓励人民团结一致作曲家用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构思巧妙。 三、歌曲学唱 1、师生配合演唱全曲 师:这首歌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湖南民歌,旋律紧紧围绕着3 6(角羽)两个音进行,并结束于主音3(角)上,在民族调式里称为角调式,这也是独特的湖南民歌风格。让我们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请同学们跟老师的伴奏来唱这首歌曲! 生:略 四:歌曲拓展 1、 欣赏童声合唱《一根竹竿容易弯》,引导学生欣赏它们的美。 师:这一首歌曲非常具有湖南地方特色,很多人都演绎过这首歌曲,可是每个人唱的味道又不一样,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另一个版本的《一根竹竿容易弯》。思考:与前一个版本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方言没有了,演唱方式由独唱变成了合唱,主旋律没变,创作者加了新的和声,由单声部变成多声部了,童声把这首小民歌演绎的犹如天籁,把这样的一首小民歌稍微改编一下,就有了一种别样的美,大气又不失民族风味。 5、 小结 师:湖南民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总是牢牢的扎根于三湘四水河畔的泥土之中,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态的装点着那些“泥脚杆”们朴实平静的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湖南民歌不仅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清新脱俗,别具一格,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园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