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9667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种树郭囊驼传》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95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1,2022,学年,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2019) 课题名称 《种树郭橐驼传》 难点名称 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种树郭橐驼传》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只是民间种树行家,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本身就颇含深义。作者对其品行与智慧的礼赞,也体现了独特的创作思想。而且从作品的寄意来看,又有浓厚的现实气息。理解这些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文言文的语言依然是阻碍高中生理解文本的障碍。而且,仅通过文本的学习来理解郭橐驼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并对其进行审美鉴赏,进而归纳、提炼从“种树”到“官理”的人物智慧,并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的寓意,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难点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法。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突破难点知识。 2.归纳概括法。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小结重点知识。 3.对比法。用对比的方法强调并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4.练习法。用拓展阅读的课堂练习来巩固难点。 5.小结法。用课堂小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种树郭橐驼传》,名为传记,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又有现实意义的设事说理的寓言故事。 因此,写其人记其事是颇含深义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梳理文章脉络(教师讲解) 全文共五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1-2段) 第二部分,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第3段) 第三部分,把种树之理移向政务。(4-5段) 二、问题探究(学生活动) 1、分析第1段: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并概括郭橐驼的人物形象。 (名不见经传,草根小民,形貌丑陋,身体残疾,心理健全,善良豁达,敢于自嘲,源于自信) 分析第2段:郭橐驼为何如此自信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出身乡野,临近帝都,非僻远蛮荒之人,暗示见识或有不凡;职业普通,雇主欢迎,业绩突出,同行羡慕) 分析第3段:请分析种树有方的郭橐驼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郭橐驼:种树之时,“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种好之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总的来说,“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天性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 而他植者,或者种树之时“根拳而土易”,“若不过焉则不及”。或者种好后,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没想到看似高深莫测的经验竟然如此浅显易懂,但这简洁的道理却并非人人能懂。 分析第4-5段:郭橐驼是否如他所说“只知种树”呢? (郭橐驼非常谦逊地说:“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但他所描绘的“长人者”,行为上,“好烦其令,若甚怜焉”,结果上,“而卒以祸”,并且使“吾小人”们,行为上“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结果上“故病且怠”。如此看来,“长人者”的行为和效果不就与上文“他植者”相似吗?而“吾小人”不得安生养性不就与“他植者”所种的树不得顺天养性相似吗?这些内容与上一段遥相呼应,让我们感到郭橐驼哪里只是一个“隆然伏行”的病者、“种树为业”的匠人,分明是一位隐身乡野、深藏不露的高人,洞悉世事、见识非凡的智者,是一位民间的政治观察家。由此可见,郭橐驼这位小人物,并非“知种树而已,”他谦虚谨慎的言语之后,是掩藏不了的大智慧。) 三、形象归纳 1.小人物:出身乡野,职业平凡 2.形貌丑陋、身体残疾 3.心理健全、自信豁达 4.技艺高超、顺天养性 5.理政智慧、小隐高人 四、寓意解读 寓言大都以鲜明的形象,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