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03817

10《卖白菜》课件(20张PPT)2021-2022学年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

日期:2025-10-31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720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语,工科,模块,职业,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卖白菜 莫言 走进作者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透明的红萝卜》 《红高粱家族》 《酒国》 《丰乳肥臀》 《十三步》 《红树林》 检查字词 1、抽噎( ) 2、踽踽而行( ) 3、黑黢黢( ) 4、箢篼( )( ) 5、木橛子( ) yē jǔ qū yuān dōu jué 抽搭、一吸一顿的哭泣 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很黑或很暗 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短木桩 小说常识 1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环境、情节、人物 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整体感知 1 .复述情节 2.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以 “白菜”为中心词,概括故事情节发展各阶段。 以白菜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开端(第1—9自然段):母亲决定卖白菜。 发展(第10—25自然段):母子俩运白菜,卖白菜。 高潮、结局(第26—30自然段):母亲哭白菜。 “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 坚强的母亲为儿子的不诚实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 探究母亲形象 那三颗白菜 1、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2、“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 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3、”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把“我”独特的心理感受真切地表现了出来,把“我”对那三棵白菜的留恋心情渲染到极致。 整体感知 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1)母亲为何要卖白菜?而“我”为何执意不肯,还哭? (2)小白菜滚进水沟,母亲为何打我,骂我? (3)老太太为什么对白菜如此挑剔?看秤如此仔细?取钱、数钱如此小心翼翼? 6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我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不是饥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因为生出来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食物有关。那时候我家有十几口人,每逢开饭,我就要大哭一场。 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 ———莫言 作者感言 品味细节———母亲决定卖白菜 ①开头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 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 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品味细节———小白菜滚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