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20240

2022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定作品)复习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38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高考,语文,本书,阅读,指定
  • cover
2022高考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定作品)复习练习 素养认知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新增了整本书阅读单元。其中必修上、下册指定篇目分别是《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可以起到培养毅力、涵养心智、祛除浮躁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站在社会学角度,对中国乡村社会格局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阐释和深入解读的一部学术著作,涉及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伦常人情、乡土文化以及乡土社会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乡土社会,更让我们读懂了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唤起每个人深埋心底的最深沉的乡愁,使我们完成了一次真正的“寻根之旅”。 高考题组 题型1 客观题  (2017北京改编,24)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房的阴暗、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题型2 主观题 1.(2020北京,17)《红楼梦》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5分) 2.(2020江苏,26<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6分) 3.(2019江苏,26<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6分) 4.(2018江苏,25<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6分) 5.(2017江苏,25<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题型3 微写作 1.(2020北京改编,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 2.(2020天津,21)在某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我就不爱读《三国演义》”,还有同学说“《论语》读起来才没劲呢”。请针对此现象,任选上述三本书中的一本,结合小说情节或《论语》名句,谈谈如何“走进经典”。要求100字左右。(6分) 3.(2019北京,22③)微写作。(10分) 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 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4.(2018北京,23②)微写作。(10分) 从《红楼梦》《呐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