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50335

湘艺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99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
  • cover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湘艺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的欣赏课。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腔运用京音字调,旋律比较新颖,突破了传统西皮流水的模式。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欣赏曲《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唱段,表现剧种人物李铁梅明朗的性格和天真的神态。本课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历史、京剧脸谱、京剧行当、京剧服饰、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等溶入其中。 学情分析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对于四年级学生,只是略微知道,对京剧没有深入的了解。在设计这一课时教师要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设计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使学生在领略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听结合、角色模仿等方法,学生能念一句“京白”和学唱第一句,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随音樂哼唱体验京腔京韵。 3、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京剧,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历史、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难点:在表演京剧时,能体现京剧的京腔京韵;能做好有精神的、吸引人的一些基本动作。 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加入京剧的基本动作) 设计意图:加入京剧动作,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戏曲学习状态。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做的这个动作平常在哪种类型的音乐上见过?我给你们几个选项,儿歌、流行歌曲、戏曲。 生举手回答,老师给予肯定。 师:这位同学答的非常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戏曲文化里的佼佼者,它影响很大,流传很广,大家知道是哪一种剧种吗? 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师:回答的真好,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京剧的世界去感受一下其魅力。 图片展示京剧简介图片,导入课题。 2、欣赏老师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次感受京剧的京腔京韵。 师:《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唱段,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里面讲了什么故事。 介绍《红灯记》故事背景,并简单讲解“红亮的心”所表达的意思。 设计意图:介绍《红灯记》的背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3、初次聆听、欣赏,进一步了解 视频播放剧中李铁梅演唱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京剧《说唱脸谱》,让学生对比两者之间不同之处。 师:刚刚我们都看了两个视频,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小声讨论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京剧从装扮、题材上可分为两种: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 4、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好学之心,我们进一步去感受京剧的魅力。京剧人物多种多样,按年龄、性别、身份、性格划分开的叫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别。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四大行当人物的代表。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 师:李铁梅这个角色属于京剧的哪个行当?(旦角) 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都认识了四大行当,这里老师就要向同学们介绍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二黄。(出示课件)   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适合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感情。   二黄:曲调苍凉、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激愤的感情。 第二次聆听唱段,了解京剧的主要唱腔。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欣赏李铁梅的唱段,告诉老师她属于哪一种唱腔? 生欣赏并思考后举手回答。 第三次聆听了解京剧主奏乐器 师:经过这次的认真聆听,告诉老师你们都听到了哪种乐器? 生经过认真聆听、讨论后举手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