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57004

地理仁爱科普版八上5.1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75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地理,仁爱,科普,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影响
  • cover
5.1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辨析地方文化的概念,说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 2.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举例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对地方文化形成的影响。 3.辩证思考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解法、探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一声声“胡辣汤感谢热干面”,2021年7月22日晚9时30分,居民们举起手机、点亮闪光灯,夹道欢送驰援河南为城市恢复供电献力的武汉保电人员。居民们的感激之词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的学习。 新课讲授: 【学习目标一】:结合生活实际辨析地方文化的概念 【学生活动】: [学习任务一]: 1.定义概念 要求:说出课件图片属于哪类文化? (小结)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活动文化、戏剧文化等都是地方文化。 2.阅读课本P96页用双色笔圈画出地方文化的概念。 思考:学生还能说出哪些地方文化的实例。 【学习目标二】:举例说明自然要素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学生活动】: [学习任务二]: 1.活动一:与同桌一起仔细观察说说,下列的民居都用了什么材料来建造?住在里面是冷是热?通风好不好? (过渡)这样的民居风格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活动二: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思考: 当地地形和气候是什么特点? 民居特点与当地地形和气候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 自由交流观点 (小结)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的地方民居各有不同。为了适应草原放牧而需要经常搬迁,蒙古族居住在蒙古包里。为了能通风、凉爽、透气以适应终年皆夏的天气,傣族人以木竹建构楼房。因为少雨干燥,新疆人可以用泥土砖构造荫房,用于晾制葡萄干。 [学习任务三]: 思考:早上、中午和晚上藏袍的着装方式为什么有差异? 比较:南方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不同,并填写表格。(结合气候特点分析) [学习任务四]: 学生了解我国的八大菜系,教师给出四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学生思考原因并抢答。 (小结)不同的地域,往往有着不同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在居住、服饰还是饮食方面,都各有特色。 [学习目标三]: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 出示图片,总结我国衣食住行多种多样的地方文化。 (小结):科学对待优秀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到多样文化丰富你的生活了吗? 课堂练习: 1.居住在山区的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民居是( ) A.吊脚楼 B.四合院 C.窑洞 D.竹楼 2.关于窑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 B.具有省工、省料、省地、冬暖夏凉等优点 C.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D.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好、结构均匀、富含钙质等特点,在坚实的黄土沟谷崖面上挖掘而成 3.两面坡式民居的设计目的是( ) A.美观大方 B.居民喜欢这种方式的设计 C.为了通风散热 D.便于雨天排水 4.吊脚楼建筑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贵州和湘西 B.四川和重庆 C.吉林和辽宁 D.广东和海南 5.“骑楼”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据图回答下面题目: (1)骑楼所反映的是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除了影响当地居民的服饰,还会影响 _____形式。比如南方的降水_____ ,气温高,屋顶_____ ,有利于排水,北方降水_____,屋顶_____,甚至完全是平的。 (2)建设骑楼的一个突出作用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3)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