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57020

地理仁爱科普版八上5.1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299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理,解析,版含,word,练习,同步
  • cover
5.1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一、选择题 1.南方旧式房屋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泄 2.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传统的民居是( ) A.四合院 B.吊脚楼 C.平顶瓦房 D.蒙古包 3.两面斜坡式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男子一般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肥大长裤的民族是( ) A.汉族 B.傣族 C.藏族 D.蒙古族 5.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 ) A.气温日较差大 B. 传统风俗 C.为了进行日光浴 D.高原气候寒冷 6.下列菜系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山东菜 B.四川菜 C.广东菜 D.湖南菜 7.以麻辣、味厚著称的菜系是( ) A.鲁菜 B.粤菜 C. 川菜 D.闽菜 8.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房屋的屋顶的坡度不同,这主要受那种因素影响( ) A.温度高低不同 B.降水多少不同 C.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 D.阳光照射不同 9.南、北方地区的饮食的差别在于( ) A.南方人喜食西餐,北方人喜食中餐 B.南方人喜食面食,北方人喜食米饭 C.南方人喜食米饭,北方人喜食面食 D.南方人喜食中餐,北方人喜食西餐 10.川菜以辛辣味特点,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 A.当地天气潮湿,吃辣可以御寒去风湿 B.当地气候炎热,吃辣可以出汗降温 C.当地全年低温,吃辣可以保持体温 D.饮食习惯是传统习惯,与气候无关 二、综合题 11. 绿色中国。 材料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毛乌素沙地,昔日满天飞沙,大漠苍茫。然而,经过勤劳的中国人民数十年努力奋斗,30%的沙漠覆盖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联合国环境专家称之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毛乌素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50年代以来,毛乌素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趋于减少,气候有干旱化倾向,加速了荒漠化的发展。同时,由于该区域地表是由地质时期形成的沙砾物质组成,草皮一经破坏,就成了沙漠。另外,不同的人类活动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如表一所示。 材料三:图二为我国西北地区景观图及降水量分布,以及毛乌素沙地及周 边区域示意图。 (1)毛乌素沙地分布的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 (填图二左上图中景观图的序号顺序),主要影响因素是 。 (2)根据图文材料,完成毛乌素地区荒漠化及治理的思维框图。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南方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因此倾斜的屋顶主要是为了排水。故选:D。 2.【答案】D 【解析】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3.【答案】B 【解析】两面斜坡式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地区降水多,两面斜坡式有利于排水。故选:B。 4.【答案】B 【解析】傣族男子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肥大的长裤。 5.【答案】A 【解析】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