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公转 12月初,广西某校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他们在操场上测量正午时标志杆的影长,并坚持测量了一个星期。读图,完成3-4题。 在拍摄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大致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测量活动开展期间,同学们发现( ) A.标志杆正午影子每天变短 B.校园里的榕树生长正茂盛 C.每天日出渐晚,日落渐早 D.教室内正午日照面积缩小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据资料完成1-2题。 北斗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 ) ①交通运输 ②海洋渔业 ③水文监测 ④气象预报 ⑤应急搜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时,地球公转至图中_____阶段,且此阶段临沂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 A.a 昼长夜短 B.b 昼短夜长 C.a 昼变长夜变短 D.d 昼变短夜变长 “超级月亮”是月亮位于近地点时刚好出现满月,从视觉上感觉“又大又圆”。2020年4月8日被称为“年度最大满月”。读图,完成5-6题。 “年度最大满月”这天,北京正值(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是( ) 2020年7月23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升空。根据材料及下图,完成7-8小题。 “天问一号”发射当天,地球运行在图中所示的(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地球在此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南的白天正逐渐变短,总体上是昼长夜短 ②我们校园正午时刻,旗杆的影子越来越短 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由北向南移动 ④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雨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烟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以下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 C.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abc D.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 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乙—丙之间 B.乙—丙—丁之间 C.丙—丁—甲之间 D.丁—甲—乙之间 11. 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一: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时、12时、15时、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一,完成(1)~(2)题。 (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运动)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 A.8:00 B.10:00 C.12:00 D.14:00 活动二: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二,完成(3)~(4)题。 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_前后。 (4)图一为我市滨州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二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二中的_____处。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_____引起的。 活动三:冬至日这一天,滨州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 结合活动三,完成(5)~(6)题。 (5)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 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滨州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_(大或小)一些。 【答案】 1.D 【解析】12月初位于秋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