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95852

第41讲 医疗与公共卫生 学案—2022年高考历史主干梳理及考点汇编(统编新教材)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462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梳理,教材,新教材,统编,汇编,考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1讲 医疗与公共卫生 主干梳理: 一、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1.历史上的疫病 (1)疫病 ①天花:古埃及天花席卷尼罗河两岸;18世纪欧洲天花肆虐;中国清朝初年,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②鼠疫: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被称为“黑死病”。 (2)影响 ①疫病威胁人类健康。黑死病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甚至发生严重饥荒。 ②导致政治、经济变动。 (3)防治 ①公共卫生措施:古罗马注重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对预防疫病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文献有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条件防控疫病的记载;地方官在任期内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大灾后,及时掩埋尸体,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②医疗: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中国古人发明人痘接种防治天花,人痘接种法在明代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灭菌法”,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4)救治机构 ①西汉晚期政府“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②古罗马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 2.中医药的成就 (1)古代 ①治疗学:战国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华佗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针灸学,适应症广泛,效果显著,简便经济。 ②药物学:东汉《神农百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它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2)现代 ①指导方针:中西医结合。 ②成就:广泛设立中医院、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热潮;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如屠呦呦借鉴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取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西医成就 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2)传播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的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随后,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 ②公共卫生:中国大城市公共卫生事业逐渐发展起来,科学处理垃圾及粪便、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等。 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新中国成立后,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建立。 ②公共疾病防控:有效控制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中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 ③公共卫生监督:许多国家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 (2)医疗服务制度 ①世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得到推广,欧洲尤其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②中国:抗战时期,毛泽东为中国医科大学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把城镇工作人员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