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95878

第12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案—2022年高考历史主干梳理及考点汇编(统编新教材)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457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教材,新教材,统编,汇编,考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主干梳理: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1919年) 1.背景 (1)国内背景 ①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阶级矛盾加剧。 ②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④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国际环境 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②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3)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2)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这也使得从北京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向全国发展。 (3)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到上海,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5.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开始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 2.宣传中心:北京、上海 3.主要成果 (1)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 (3)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4.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不仅推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年)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诞生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 (3)出席代表 ①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 (4)主要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