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04806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31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613224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明朝,统治,课件,31ppt
  • cover
(课件网) 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郡昔钟天子气, 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 凤阳 龙兴寺 安徽凤阳山日精峰下 时势造英雄·朱元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①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 ②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③江淮地区爆发农民大起义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368年 朱元璋 明太祖 应天府(南京) 灭元时间、标志 :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 历史上,还有哪些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 汉 高 祖 刘 邦 光 武 帝 刘 秀 王侯本无种,英雄不问出处! 国初建,政不稳,心浮动,朕当何以巩固统治、加强君权? ①经济;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②政治:全面改革官制强化皇权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强化皇权之根源 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 材料一 行省长官“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军国重事掌握在地方官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中央 (1)地方: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结果: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分别归中央管辖 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收归中央 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中央: 结果: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lǐ )泉,他称这是大明的祥瑞,并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可是他始终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感到事情蹊跷,调查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余年之久,诛杀了三万余人。 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 胡惟庸: 最后一个丞相 大臣上朝仪式的变化 坐 站 跪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3)军事: 结果: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朱元璋的烦恼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钱宰玩牌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洪武年间,吏部侍郎钱宰见朱元璋,朱元璋问他昨晚干什么了,这官员说,和同僚玩牌,可是丢了牌,结果不欢而散。结果朱元璋拿出了一张牌,钱宰一看,正是丢了的那张。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当时打牌的那些哥们哪个是锦衣卫。很可能你手下人就是锦衣卫,这都无法得知。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