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第三册第五课 丰收了 一、教学背景与设计 学科 美术 所用教材 任课教师 年级班级 课 题 丰收了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认识多种果实的形状特征,学习表现丰收场景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农民画的相关知识。过程方法: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能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丰收的场景。 教学难点 画面构图的组织,遮挡关系的表现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的学生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建议是: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尝试用纸材等媒材及简单的工具进行造型活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探究、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体验绘画和剪贴丰收场景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和探究能力。 本课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第三册第五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教材版面中展示了一幅农民画《架玉米》,农民画的知识以经在第二课欣赏中学习过,因此本课中的这一内容是为了复习和强化农民画这一知识点而安排的。本课还出示了多人学生作品和丰收的照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图片了解丰收场景,学习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丰收景象,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作品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比较低,知识经验也比较少,但他们对秋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对秋天的果实特点了解得也比较多。在本课中,如何将平时比较熟悉的事物用绘画方法表现出来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在表现组物的时候如何组织画面,教师应该重点指导。 教学媒体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图片音乐,摄像机等。 二、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预习探究 知识预习 探究问题 预期学习效果 内容方式与要求 内容方式与要求 科学知识 基础-可持续学习能力 价值观与行为方式 搜集关于“丰收”的资料 你搜集到了什么样丰收的场景?(可以是图片) 丰收的含义是什么?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示 将指导预习探究作为起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帮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课堂。 课中:指导合作探究 时间 各阶段任务与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学习效果 科学知识 基础-可持续学习能力 价值观与行为方式 2分钟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农民丰收时高兴的图片。问题:这位老奶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丰收了,老奶奶高兴。 了解丰收场景。 提高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对农民感情。 15分钟 讲授新课(一)欣赏丰收的图片,感受丰收的场景。(二)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信息。(三)“丰收”概念的概括。(四)指导构图。(五)范画演示,给学生引路创作方法。(六)作品欣赏: 问题:每年秋天都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的果实都是什么?问题:你搜集到了什么关于丰收的资料?请你展示给同学们看看。问题:我们展示了这么多丰收的图片,那到底什么是丰收呀?请你来说说。1、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说说哪幅构图比较美观?为什么?2、出示一些丰收的果实,让学生在白板上拖一拖,摆一摆。教师根据学生课上生成情况进行构图指导。(重点是遮挡关系的表现方法。)问题:你想知道老师是这样表现丰收的场景吗? 教师演示:先画出最前面的果实,再逐渐添加后面被遮挡的果实。1、教师在白板上画出一部分,然后出示事先画好的果实图。2、教师继续添画一个人物,然后再出示添画好人物的图片。3、教师继续添画背景一部分,然后再出示添画好背景的图片。1、出示作品(1),作品(2),作品(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