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26748

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红旗颂》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6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文艺,八年级,音乐,下册,单元,红旗颂
  • cover
《红旗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气势宏伟的交响诗巨作《红旗颂》能根据听乐体验,畅谈自己的听后感。 2、了解《红旗颂》创作背景及其作曲家吕其明。 3、通过欣赏交响乐《红旗颂》,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激发爱国热情。 难点 通过欣赏,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体验音乐在时代变迁 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联想式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描写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雄伟庄严的情景。《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在心中孕育了十多年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有引子、第一部分(主题)、连接段落、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第三部分(主题再现部分)和尾声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导入。 它是国家的象征。 每周一会举行仪式,深情仰望它。(国旗) 了解红旗及其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引出课题《红旗颂》,教师小结。 二、新课教学 1、作曲家吕其明及创作背景简介 《红旗颂》是由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吕其明,安徽无为人,中国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以其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一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杰作。 《红旗颂》是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相比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2、分段欣赏管弦乐《红旗颂》 欣赏第一个主题———红旗主题 师:主这一音乐主题情绪怎么样?(板书:旋律优美、气势磅礴) B、欣赏第二主题———行进主题 思考:与第一主题相比,乐曲有怎样的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形象?你想到了哪些画面?(板书:坚定有力、充满活力) c、欣赏第三主题———再现主题 认真聆听第三主题,感受音乐的情绪与第一、二主题的异同。 师:这一主题情绪怎么样?与第一二主题有什么不一样?是简单的再现吗 ?(板书:更加的热情奔放) 小结交响诗结构:A+B+A 3、完整欣赏管弦乐《红旗颂》音画 师:听完看完 ,能否说说你的心声?(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是谁解放了劳苦大众?是谁让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又是谁让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是我们的党、是红旗,把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了一起。 4、配乐朗诵《红旗颂》 (1)教师准备稿件,将学生分成两组现场配乐朗诵 (2)学生对朗诵进行点评 (3) 教师小结 在这首革命红旗的颂歌中,作者以革命生涯中的切身体验,将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通过音符演绎得如此震撼人心,而做为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优秀中国管弦乐作品,也成为当今中国在各种重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曲目。 三、课堂小结 刚才大家的表现很积极,朗诵的很棒。这节课主要欣赏了管弦乐《红旗颂》,乐曲中塑造的红旗形象令人难忘,它那中气势磅礴、热情宽广的旋律更令我们难以忘记。希望今天的同学们珍惜幸福生活,让我们的国旗永远飘扬在东方上空,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教学反思: 《红旗颂》是一部气势宏伟、篇幅较长的作品,大部分学生在理解这部作品时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