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36140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097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5.1,两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cover
【新教材】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设计(人教A版) 本节内容是三角恒等变形的基础,是正弦线、余弦线和诱导公式等知识的延伸,同时,它又是两角和、差、倍、半角等公式的“源头”。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对于三角变换、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等三角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课程目标 1、能够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能应用; 2、掌握二倍角公式及变形公式,能灵活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有关的化简、求值、证明问题. 数学学科素养 1.数学抽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2.逻辑推理: 运用公式解决基本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证明等问题; 3.数学运算:运用公式解决基本三角函数式求值问题. 4.数学建模:学生体会到一般与特殊,换元等数学思想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作用。. 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探究及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求值过程中角的范围分析及角的变换.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情景导入 我们在初中时就知道 ,,由此我们能否得到大家可以猜想,是不是等于呢?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215-218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是什么(共六组)? 2. 二倍角公式是什么?升幂公式是?降幂公式是?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cos(α β)=cos_αcos_β±sin_αsin_β; tan(α±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2α=2sin_αcos_α; cos 2α=cos2_α-sin2_α=2cos2_α-1=1-2sin2_α; tan 2α=. 提醒: 1.必会结论 (1)降幂公式:cos2 α=,sin2 α=. (2)升幂公式:1+cos 2α=2cos2 α,1-cos 2α=2sin2 α. (3)公式变形:tan α±tan β=tan(α±β)(1 tan α·tan β). (4)辅助角公式:asin x+bcos x=sin(x+φ), 其中sin φ=,cos φ= . 2.常见的配角技巧 2α=(α+β)+(α-β),α=(α+β)-β,β=-,α=+,=-等. 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 给角求值 例1 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答案】(1)(2)0(3). 解题技巧:(利用公式求值问题) 在利用公式解含有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时,要先把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差(或同一个非特殊角与特殊角的差),利用公式直接化简求值,在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诱导公式,构造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结构形式,正确地顺用公式或逆用公式求值. 跟踪训练一 1.cos 50°=(  ) A.cos 70°cos 20°-sin 70°sin 20° B.cos 70°sin 20°-sin 70°cos 20° C.cos 70°cos 20°+sin 70°sin 20° D.cos 70°sin 20°+sin 70°cos 20° 【答案】C 【解析】 cos 50°=cos(70°-20°)=cos 70°cos 20°+sin 70°sin 20°. 2.coscos+cossin的值是(  ) A.0 B. C. D. 【答案】C 【解析】coscos+cossin=coscos+sinsin=cos=cos. 3. 求值:(1)tan75°;(2). 【答案】(1)2+;(2)1. 【解析】(1)tan75°=tan(45°+30°)=====2+. (2)原式==tan(60°-15°)=tan45°=1. 题型二 给值求值 例2 【答案】 例3 【答案】见解析. 解题技巧:(给值求值的解题策略) (1)已知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要注意观察已知角与所求表达式中角的关系,适当地拆角与凑角. (2)由于和、差角与单角是相对的,因此解题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拆角或凑角的变换.常见角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