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382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教材梳理(10.《家庭女教师》:向内心世界掘进)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290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掘进,内心世界,家庭女教师,教版,梳理,教材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庖丁巧解牛 文题解读 这是茨威格出版于1911年的小说集《最初的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中的一篇。家庭女教师是她的身份,她寄居在主人的家里,和受她教育的两个小女孩朝夕相处在一起,这是她的职业所要求的。小说的题目显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但故事并不以介绍人物的身份职业为主要内容,而是取它与孩子亲密接触的特点,使行文便于从孩童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感受。 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和罗曼·曼兰、罗丹、高尔基等人均有往来,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他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在诗歌、小说、戏剧、人物传记、文学评论等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巴尔扎克传》《罗曼·罗兰传》《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有“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称。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背景纵览 斯蒂芬·茨威格出身于大工厂主家庭,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少年的他曾以天真无邪的眼睛观察过他周围的资产阶级家庭。他发现,这些家庭的家长因害怕子弟出外寻花问柳,挥霍家产,宁可纵容子弟和家里的女教师、使女纠缠,把这些可怜的姑娘变成纨绔子弟的玩物。在资产阶级标榜的这种冠冕堂皇的道德背后,隐藏着惊人的伪善。1911年斯蒂芬·茨威格发表了这篇追忆他少年时期记忆和印证弗罗伊德思想的小说。 字词梳理 1.字音 窸窣(xī sū) 幌子(huǎng) 忐忑不安(tǎn tè) 抽搐(chù) 嘁嘁喳喳(qī chā) 愤懑(mèn)[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多音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形近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