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自然灾害多发 一、选择题 1. 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 A. 西部地区 B. 东部地区 C. 华南地区 D. 华北地区 2.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B. 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我国尤以地震灾害最为分布广 C. 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D. 台风灾害对东南沿海各省影响最大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 地震 B. 洪涝 C. 沙尘暴 D. 寒潮 4. 福建省三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A. 地震 B. 海啸 C. 洪涝 D. 沙尘暴 5. 春秋季节,东北地区常遭受 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 ) A. 台风 B. 洪涝 C. 寒潮 D. 干旱 6. 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 火山、地震 B. 沙尘暴 C. 滑坡、泥石流 D. 寒潮 7.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掉风”,这两句诗描述了我国某种天气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这种天气应该是指( ) A. 寒潮 B. 沙尘暴 C. 梅雨 D. 台风 8. 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②乘汽车逃③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 ④在房间站着不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9. 读某景区等高线图,游客此时正好位于A点,当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0.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沿海多于内陆 B. 农村多于城市 C. 南方山区易发泥石流 D. 北方高原多发台风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5月14日以来,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持续时间较长,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10省份受灾严重。 (1)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是 。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 洋的东南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 季风。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出现大范围的旱涝灾害,主要是由于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 造成的。 (3)简述时间长、强度大的暴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 (4)受灾的十省区中,北回归线穿过省区的简称是 、 。图中A是 山脉,该山脉以西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5)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 【解析】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河流少,且径流量小;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等,都容易造成华北地区干旱;故选D。 2.B 【解析】干旱和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对中国影响最大自然灾害。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故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3.B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降水丰富,夏季多暴雨,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故选:B。 4.C 【解析】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又因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距离太平洋较近,台风会经常光顾带来暴雨;三明市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而山区最主要的灾害就是洪涝;故选:C。 5.C 【解析】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常遭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