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 2.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原因及人口地理分界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 2.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原因及人口地理分界线。 难点:1.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各个地方、不同场景人从众的图片,看到这几张图片,让学生们思考自己的感受。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人口基数大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中国的人口有多少?排在世界第几位? 中国2010年人口数据为13.4亿人,排在世界第一位。 2.计算中国人口分别是世界国土面积排名前四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其他国家人口的多少倍? 中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4倍,是加拿大的39.4倍,是美国的4.4倍。 3.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202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为14.1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增长快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利用我国人口数量变化表,绘制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并说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为何如此快?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原因。 3.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口增速怎么变化?为什么 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口增速逐渐变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过快得到有效控制。 【人口分布】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思考:我国人口是否分布均匀? 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2.人口分布哪里疏?哪里密?展示人口分布图,据图分析。 说到人口分布疏密的不同,就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在胡焕庸线以东,面积占43%,人口占94%;胡焕庸线以东,面积占57%,人口占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东多稀少,东密西疏。 3.我国的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 某地区人口数/该地区面积,我国平均人口密度139人/平方千米(2010年),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倍多。 4.展示中国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小组讨论:据图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试从自然原因(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源等),人为原因(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考虑】。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探究:中国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讨论回答。 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2.归纳人口增长快、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为经济发展提高充足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劣势: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表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压力、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 3. 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国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1971年);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目的: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4.目前,我国人口发展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1)中国男女比例失衡。 (2)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5.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