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404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教材梳理(6.边塞战争诗四首)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329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梳理,四首,战争,边塞,教材,教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庖丁巧解牛 文题解读 《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本是乐府旧题,内容多抒写军旅战争。《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蓟中作》21世纪教育网 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高适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即今伊塞克湖,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此湖乃是玄奘法师取经中途停留之地,是世界上第二大高山湖,面积达6230平方公里。伊塞克(Issyk)意为温暖之意,中国古书称之为“热海”或“大清池”,它跨在吉尔吉斯与哈萨克之间,四周天山环绕,汇集天山山脉流下的雪水,却终年不结冰,故有热海之称。此诗标题意思是写一首热海风光的诗歌送给友人崔侍御。诗中既写了个人对边塞奇异风光的感受,也借以赞美友人的为官品行。 《塞下曲》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辞》。意为边塞所唱之歌曲,是以描写边塞为主的乐府诗,乐府诗集列在新乐府辞中。 走近作者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后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边塞、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有《王昌龄集》。 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天宝八载(749),得睢阳太守张九皋力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二载(753),辞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任左骁卫兵曹、掌书记。安史乱起,帮助哥舒翰守潼关。广德元年(763)任西川节度使。入朝后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后人编有《高常侍集》。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属湖北)人。天宝三载(744),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掌书记。天宝十三载(754),入安西都护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使。至德二载(757),至灵武肃宗处,迁右补阙,后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永泰元年,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有《岑嘉州集》《全唐诗》编诗四卷。 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8)登进士第,两年后,登制科举,授郑县主簿。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诗名在当时就极高,诗作多被画工入画或度为乐曲,流播一时。有《李益集》,《全唐诗》编诗二卷。 背景纵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从军行(其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从初唐到盛唐时期,曾有多次御边战争。当时由于国家强盛,诗人们民族意识高涨,勇敢地走向塞漠边疆,走向战场,并把他们体验到的战争场面、塞外风光以及征人的离愁别恨发之于诗歌,有的雄奇,有的清怨。在表达爱国精神的基础上,也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类诗歌通称为边塞诗。唐代另有一些诗人如王昌龄,他们虽未亲事戎行,远赴异域,但在边塞诗的影响下,也写作了不少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篇,这些作品同样呈现出深广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精神。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蓟中作》 高适早年落拓,延至四十余岁尚是一封丘小尉,故登上边城,触景生情,想到无才无识者巴结、讨好朝廷即可尸位素餐,不管边地人民死活,弄得边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而有才有识者上书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一腔忧愤尽抒笔端。高适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写出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这首古体诗是诗人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