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413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教材梳理(17.爱国词四首)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472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庖丁巧解牛 文题解读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21世纪教育网 建康,即南京。此词疑1128年上元在建康所作。词人值上元佳节,抚今忆昔,表现了沉痛的爱国感情。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胡邦衡即胡铨。1138年,胡铨曾上书请剑,欲斩主和者秦桧等人,遭到迫害。当时张元幹寓居三山(今福州市),不顾个人安危写了这首词送给他。这不仅表现了词人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斗争精神,而且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抒发作者的“抑塞磊落之气”,构成了沉郁悲壮的词风。 《诉衷情》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本是抒发情感之作。毛文锡词有“桃花流水漾纵横”句,又名《桃花水》。陆游青壮年时期一心向往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但一生不得志,所以他的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时常在诗词中表露出来。这首词便是他晚年退居山阴以后抒写上述情怀的名篇。 《柳梢青·春感》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中的名作,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元宵节有感而作。 走近作者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南宋中兴名臣。孝宗朝,谥忠简。有《忠正德文集》。 张元幹(1091—1161),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有《芦川词》。21世纪教育网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当宋、金两国南北对峙的时代,其时国土分裂,战争频繁,朝政黑暗,人民痛苦。因此,他一生以诗文为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整顿朝纲、减轻赋税、发奋图强。可惜一直遭受当权派的压制和谗毁,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等。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入元后,隐居不仕,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遗民。所著《须溪集》一百卷。 背景纵览21世纪教育网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21世纪教育网 靖康之变、北宋沦亡后,高宗仓皇南渡,驻跸建康,此词为作者随宋高宗到达建康之初所作。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胡邦衡(1102—1180),胡铨字邦衡,绍兴八年(1138)胡铨上书宋高宗,坚决反对与金人议和,并要求杀掉秦桧等主和大臣,被当时的宰相秦桧贬为福州签判。到1142年,秦桧又借故对其迫害,再贬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当时作者也寓居福州,不顾政治处境的险恶,作此词为胡送行。[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柳梢青·春感》 避乱山中的刘辰翁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目不见“火树银花合”的璀璨夜景,耳不闻冬冬的戏鼓和悠扬的笛声,思绪万千,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词。题“春感”,实际是元宵节抒情。词人通过非常别致的艺术构思,将自己在临安陷落、宋王朝面临覆亡命运以后的愁绪、悲愤和一线希望,倾吐在自己的作品里。 字词梳理 1.字音 鹧鸪(zhè gū) 华胥(xū) 砥柱(dǐ) 金缕曲(lǚ) 貂裘(diāo qiú) 毡(zhān) 辇(niǎn)21世纪教育网 2.多音字21世纪教育网 3.形近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