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55976

第五课 正确认识自己课件 -who am i(共8张PPT+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558421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正确认识,自己,课件,-who,am
    (课件网) 下面的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图1 图2 图3 Who Am I 授课教师:周 帅 ———发现多维的我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1、分享“镜子”中的我 2、你对“镜子”中的你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青春自画像 铅笔或黑碳素笔进行绘画 (场景、外貌、性格特点、当时的状态等) 公开区 盲目区 隐秘区 未知区 乔哈里窗 例如你的家庭情况、姓名、部分经历和爱好等。 例如性格上的弱点或者坏的习惯,别人对你的一些感受,等等。 例如你的某些经历、希望、心愿、秘密,以及好恶等。 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 请给我留言 ①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时间8分钟。 ②将自画像交到右手边的同学那里,请他用2句话来对你进行描述。(个性特点、优势、不足等) ③然后再交到下一个组员那里,同样进行描述。直到再次回到你的手里。 重要原则:真诚、友善、尊重 分享心得 1 ①你收到了哪些评价? 1 2 3 ②什么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为什么? ③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评价?为什么? 树立正确观念 适当听取建议 建立成功标准 正确看待他人评价 完善自画像 彩笔完善你的自画像 结合本节课,你对自己有哪些新的认识?青春自画像 姓名: 班级: 请 给 我 留 言 例如:他/她是一名豁达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他/她总能乐观积极的面对。《Who Am I?》 教学设计 高一学年心理健康教育 周帅 教学目标 心理目标:在多角度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缓解因青春期自我认知不完善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乔哈里窗,发现多维的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我审视、他人反馈等方式,多角度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将课堂所学所感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完善自我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分享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A4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抓乌龟活动 活动规则:左手掌心朝下,右手拇指朝上,以小组为单位,彼此相互连接,接下来你会听到一段故事,当你听到“乌龟”时,左手试图抓住对方的拇指,同时右手拇指逃脱,以防被对方的抓住。 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个巫婆,她养了一只乌鸦和一只乌龟。一天午饭后,天空一片乌黑,乌鸦说:“看起来像是乌云。”乌龟说:“咦 天上飞的那一群,不正是乌鸦你的朋友吗?”他们向天上打了声招呼,那群乌鸦朋友也回应了他们。原来这年头,乌鸦和乌龟成为好朋友! (二)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三幅两可图形) 小结:当我们注意的角度不同,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上节课在进行“我的团长我的团”活动时,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彼此介绍自己的优势有哪些,有的同学出现了不知道自己优势是什么的情况,那么“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将成为怎样的人?”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关于“我”这个话题———Who Am I”(PPT播放) 讲授新课 活动一:青春自画像 课前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分享自我的自画像,及时进行分享感悟:说一说你对“镜子”中的你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2、乔哈里窗 简单介绍“乔哈里窗”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提出了一个“乔哈里窗”理论,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像一扇窗户,普通的窗户分为四个部分,心理学家也把每个人的自我划分为四个区域。 (1)公开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区域,是已经公开的自我。这样的人容易赢得我们的信任,容易和他进行合作性的沟通。 (2)隐秘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区域,有着自己内心的秘密。这样的人我们对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