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未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一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奏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重,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在流年小学阶段中的学习生活以及歌词内容,激起学生对友情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 2.在歌曲聆听时候进一步思考,作曲者为什么会选用这首民歌的音调作为乐曲的主题。 3.提供学生在不同聆听活动中欣赏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熟悉主题。 3.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的和平的赞颂。 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和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和和平的思想内容。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 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 教后记 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和歌曲导入。 2.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 4.学唱歌曲。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教后记 _____ 第三课时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作为导入歌曲的聆听和学唱。 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每四小姐的末尾处都有休止符的特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 5.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 教后记 _____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