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47806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四年级下册4.15.《火山喷发》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00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五四,2017,四年级,下册,4.15.
  • cover
14.《火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火山的实验。 2.会查阅资料,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火山的成因。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对现象作合理解释。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 2.知道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重 难 点】 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两面性;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合理应变的能力。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铁盘、土豆泥、番茄酱、记录单 教师准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你见过火山喷发吗?你对火山喷发有哪些了解?老师带来一段视频,想看吗? 出示火山喷发的图片、视频资料。 2.提问:关于火山喷发,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师生梳理关于火山喷发的问题,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师生交流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火山喷发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 出示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小组交流。 (火山喷发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景象?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推测一下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2.小组汇报。 3.师生交流。 活动二:研究火山喷发的成因。 1.猜想火山喷发的成因。 2.设计实验方案。 (1)谈话:实验桌上有铁盘、土豆泥、番茄酱、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小苏打等,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模拟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吗?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 小组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师生交流,补充完善实验方案:番茄酱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土豆泥相当地球构造中的地壳。把番茄酱包在薄薄的土豆泥中,加入一点小苏打,把土豆泥的边缘压实,不要漏气,放在铁盘上,将铁盘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4.交流实验注意事项,出示实验提示。 5. 小组实验探究,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经过我们的模拟实验,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推想,火山喷发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7. 师生总结火山喷发的成因: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了地下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活动三:了解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学生汇报。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火山的资料,火山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知道它都造成过哪些危害吗? 小结:火山的喷发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岩浆可毁坏树木、房屋,途径之处人畜不生;火山灰使水资源污染、气候恶化、干扰航班等。 2.师生交流。除了坏处,它有好处吗? 小结:火山可以为人类带来珍贵矿石、建筑材料、地热资源;形成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如国内的长白山天池、五大莲池,国外的富士山、维苏威火山等。 三、拓展活动 现在,许多火山成了著名的风景区,搜集有关资料,制作一份《火山旅游手抄报》吧! 【板书设计】 14.火山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锥形山就是火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