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47841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四年级下册5.20.雾和云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568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五四,2017,四年级,下册,5.20.
  • cover
19.《雾和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观察认识雾和云的天气现象,知道雾和云是如何形成的,了解雾和云是自然界的水存在的一种形态。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雾的成因,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理出自然界雾和云的形成。 科学态度目标: 会整理分析搜集的信息,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实践探究和推理能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通过雾霾天气现象,区别雾和霾,知道自然现象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树立环保意识。 【重 难 点】根据现象进行思考并合理根据判断进行科学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科学整理分析搜集到的信息得出科学的结论。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关于雾与云的各种资料(包括图文、视频等) 教师准备:课件、蒸汽熨斗、温水、大口瓶、冰块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1. 出示云和雾的图片,提问云和雾来自哪儿呢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出示蒸汽熨斗。 师: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 生:是电熨斗。 师:通电后按下开关,大家看看有什么现象? 生:冒出“白汽”。 师:生活中在哪见过类似的白汽现象? 生:烧水。 生:做饭。 生:冬天在户外呼气。 …… 师: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了解“白汽”形成的原因。 师:为了弄清“白汽”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 拿出装有温水的大口瓶。 ) 师:大口瓶内除了水之外,还有别的物体吗? 生:有水蒸气。 师:一会儿,我们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慢慢地接近瓶口,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把冰块移开,情况会怎样 反复做几次,结果又怎样 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实验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生:冰块周围有“白汽”,“白汽”是在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师:“白汽”是什么物体受冷形成的呢 想一想,瓶内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 生:水蒸气 师:大口瓶内的温水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在瓶口遇到冰块周围的冷空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冒“白汽”。因此,“白汽”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 2.指导学生认识雾和云的成因。 师:在自然界中看到过像“白汽”这样的现象吗 生:深秋的早晨有时看到雾,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海边有时会出现平流雾,还有天上的白云。 师:根据“白汽”的形成原因,推想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的。 生:天上的白云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在一起的小水滴。 生:深秋昼夜温差大,水蒸气遇冷迅速凝结形成雾。 …… 师播放课件介绍:空气中含有从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体内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如果受了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白汽”。 夜里,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板书:雾)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气温较低,因此,雾多发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的气温逐渐上升,雾便会逐渐消散。 师播放课件介绍:从地面到高空温度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5℃。我们已经知道热空气会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这就是我们常看到“云”。(板书:云) 学生根据课件文字复述:①雾是怎样形成的 ②云是怎样形成的 师:雾和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生:雾在地表形成,云在高空中形成。 …… (板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