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47949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四年级下册7.26.《走进虚拟世界》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2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五四,2017,四年级,下册,7.26.
  • cover
25.《走进虚拟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VR眼镜的结构及作用,知道其对应的科学原理。 2.知道发明创新因人的需要而产生。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设计VR眼镜的方案并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VR眼镜,对制作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制作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2.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设计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VR眼镜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发明及创新的乐趣,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尊重他人的意见。 2.能分工协作,主动与他人合作,在团队合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VR眼镜现有的和未来的应用领域。 2.知道VR技术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和变化。 【重难点】 1.VR眼镜相关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2.VR眼镜盒制作尺寸的确定。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卡纸、放大镜、剪刀、尺子、彩笔、手机等 教师准备:课件、卡纸、放大镜、剪刀、尺子、彩笔、手机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 出示本课的教学准备,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 教师谈话:为什么其他人的反应与这名儿童的反应不一样呢? 教师追问:带上VR眼镜观看VR视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曾经体验过学生谈一下体会。 3 .导入课题:“VR”的中文意思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多种科学技术,让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VR眼镜(别名:VR头显)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虚拟世界,探究它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走进虚拟世界) 二、探究原理 1. 同学们带上VR眼镜观看VR视频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提出问题:那VR眼镜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动手拆解VR眼镜套装。 学生了解:VR眼镜的结构包括镜盖、镜片、镜身,还需要有屏幕。(板书:镜盖、镜片、镜身,屏幕) 2. 观察VR眼镜片 VR眼镜之所以能给使用者那么逼真、炫酷的视觉效果,其关键部分是什么?(镜片)我们先来观察它的镜片。 学生观察:小组观察镜片,总结VR眼镜片的特点。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VR眼镜片的特点就是“中央厚、边缘薄”,这样的镜片我们把它叫做放大镜,它能够对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放大镜?学生猜测作用:…… 教师小结:放大镜可以将画面放大增强立体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提问:那立体感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出示游戏方法:一只眼睛对手指。教师和一学生演示要领,学生做。 教师小结:一只眼睛看物体立体感差,两只眼睛看物体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立体感。看来这里面含有科学原理。 师生总结:VR眼镜的结构包括镜盖、镜片、镜身,还需要有屏幕。 三、 动手制作 1. 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准备什么材料?还需要什么?(手机当屏幕)利用VR眼镜看任何一个视频都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吗?(引导学生发现需要用VR视频) 2.提示注意问题 教师提问: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1)剪刀的安全使用 (2)放大镜平的一面朝外,可以保证不磨损镜片。 (3)瞳距的测量方法。瞳距简单说就是两只眼睛瞳孔之间的距离。 人的瞳距不是固定不变的,小孩的瞳距小,成人的瞳距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一个人的瞳距也在发生变化,直至成年。 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演示的简便方法,测测自己大概的瞳距。 第一步:被测者眼睛望向正前方,在测量者的指挥下,用自己的两手进行测量;第二步:保持两手间的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