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59834

第21辑:葬花吟-《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8次 大小:356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葬花,红楼梦,词曲,赋选
  • cover
第21辑:葬花吟 葬花吟(第二十七回) 【说明】   林黛玉为怜桃花落瓣,曾将它收拾起来葬于花冢。如今她又来至花冢前,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此诗,恰为宝玉所闻。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注释】 “花谢花飞”二———红、香:皆指花。 游丝、落絮:皆指柳絮,即柳树的种子。因它有棉絮般的白色绒毛,可以随风飘荡,故称。 软系:形容柳絮柔弱无力,只好随风飘荡,挂在各种物体上。 榭:建于高处供人观览的木屋。 这两联是林黛玉以落花和柳絮的随风飘荡,隐喻自己孤苦伶仃,寄人篱下,无倚无靠,不知归宿何在。 “闺中女儿”二———闺中女儿:林黛玉自指。 忍:这里是怎忍心、不忍心之意。 这两联是林黛玉以不忍落花被人践踏,遂予埋葬,以暗示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以死保全自己的高洁。 “柳丝榆荚” 二———柳丝:指垂柳。因其枝条细长如丝,故称。 榆荚:榆树的果实。因其联缀成串,形如成串铜钱,俗称“榆钱”。 芳菲:茂盛而美丽。 这两联是林黛玉以柳丝和榆荚自比,以浓桃艳李比薛宝钗。并暗示不管薛宝钗如何趋炎附势,自己将洁身自好。即使薛宝钗能如愿以偿,自己将梦断魂飞,也在所不惜。 “三月香巢” 二———香巢:燕窝。暗喻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 这两联是因林黛玉对贾宝玉一时误会而生气,故以房梁自比,以燕子比贾宝玉,责备贾宝玉在爱情上脚踏两只船,并警告贾宝玉:一旦我人去楼空,你将后悔莫及。 “一年三百” 二———风刀霜剑:比喻贾母、王夫人等封建势力。 这两联是林黛玉向贾宝玉的提示,同时也是对封建势力的控诉。意谓他们的爱情犹如被寒风严霜扼杀的鲜花一样脆弱,而她的青春也很短暂,且一去不返,因而应该十分珍惜。 “花开易见” 二———空枝:指全部掉光了花的树枝。 这两联表面上是林黛玉对落花的哀悼,实际上是林黛玉对自己命运的哀叹。 “杜鹃无语” 二———杜鹃无语:这里暗用了蜀王望帝死而化为杜鹃的神话传说。事见《成都记》、《十三州志》、汉·扬雄《蜀王本纪》、汉·蔡邕《禽经》“蜀右曰杜宇”晋·张华注,略谓:相传上古时,杜宇从天而降,做了蜀地王,号望帝。有楚人龟灵(一作“龟令”,又作“龟冷”)死,尸体溯江而上,漂至成都复活,望帝立之为相。蜀地忽发洪水,龟灵辟巫山,开三峡,洪水退。望帝乘龟灵治水之机,淫其妻。龟灵还,望帝羞愧,乃禅帝位而逃,化作杜鹃鸟,昼夜不息地哀鸣,直至啼血而不止,其鸣声酷似“不如归去”。 归去掩重门:似又暗用了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