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59871

第9辑:正册判词八至十一-《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3次 大小:350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赋选,词曲,红楼梦,十一,判词,正册
  • cover
第9辑:正册判词八至十一 正册判词之八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注释】 1.画面内容 冰山:冰冻形成的山。天气一旦转暖,冰山即被融化,故亦比喻靠不住的靠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杨国忠权倾天下,四方之士莫不趋炎附势。惟独进士张彖不买杨国忠的账。有人劝他,他说:“尔辈以谓杨公之势,倚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尔。”后来果如其言。这里是暗寓王熙凤的靠山贾母。 雌凤:寓指王熙凤。 这幅画隐寓王熙凤倚靠贾母的宠爱,手握家政大权,看似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实则如坐冰山,一旦贾母去世,她便陷入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境地。 2. 凡鸟:有双关之意:“凡鸟”二字可合并为繁体“鳳”(凤)字,暗藏王熙凤之名;“凡鸟”又暗藏着一个典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晋人吕安往访好友嵇康,不遇。嵇康兄嵇喜请吕安入室,吕安不入,却在其门上书“凤”字而去。嵇喜以为“凤”字是称赞之意,所以很高兴。其实“凤”字隐寓“凡鸟”之意。这里是借以嘲笑王熙凤不过如同凡鸟。 3.末世:暗指曾经“钟铭鼎食”、炫赫一世的国公贾府,已经到了衰败的末世,所以贾府男子一代不如一代。 4.此生才:暗指与不成器的贾府男子相比,王熙凤算是有点才气的。 “凡鸟”一联是说王熙凤本来是个极为平常的女人,只因贾家已经衰败,男人一代不如一代,众人才将她看作奇才。 5.一从二令三人木:诸家解释各异。有人解释为王熙凤与贾琏夫妻二人关系的三个阶段:王熙凤起初是顺从(从)贾琏,之后是挟制(令)贾琏,最后是被贾琏休(“人木”合并即为“休”字)回娘家。故下句说“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为金陵人)。在封建社会,女子被休弃是莫大的耻辱,何况曾经执掌过贾府家政大权的王熙凤,怎能不“哀”! 按:高鹗的续书虽写了王熙凤威风扫地的情景,但让她病死于贾府,由贾琏送灵柩归金陵安葬,与曹雪芹的设计确有出入。 【赏析】 这首写王熙凤的判词,前两句没有什么问题,虽然“凡鸟”二字也用了隐笔,但因其岀处典故并不生僻,所以理解上也无歧义。三、四句则不然,其笔墨官司从清代一直打到今天,总是不断地有人写文章对“一从二令三人木”提出新解,但看来还没有一种是大家都信服能接受的。希望红学爱好者不要再继续花费心思去猜这个谜了,因为这已经是个谁也找不出谜底来的谜了。末句“哭向金陵事更哀”是与第三句连着的,因此确切的解释也就难了。但有一点似乎可以断定,这位“金陵王”家出来的女强人,肯定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命蹇运乖,已无能为力,才只好哭着回娘家去。续书一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写的是王熙凤病死后,被装进棺木里,尸返金陵安葬,这一 来“哭向金陵”的成了一批送殡者了。这肯定不会是判词的意思。其他可参见本回《红 楼梦曲 聪明累》的评解。 正册判词之九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注释】 画面内容 荒村野店:泛指农家。 美人:暗指巧姐。 纺绩:古代指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线。引申以泛指女子的家务活。《管子·轻重乙》:“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 这幅画隐寓王熙凤之女巧姐的结局是做农家妇,不得不自己操持家务。 2. “势败”一联是说巧姐在贾家被抄败落后,原先的官亲贵戚都反面无情,袖手旁观,唯恐避之不及。 济村妇:指王熙凤曾周济过的刘老老。 巧:有双关之意:一者指巧姐之名;一者也指王熙凤周济刘老老,使刘老老成为巧姐的恩人,虽然凑巧,也是善有善报。 “偶因”一联是说王熙凤因偶尔高兴,周济了村妇刘老老,后来刘老老倒成了巧姐的恩人,收养了巧姐。 按:高鹗的续书写贾环等人要卖巧姐为妾,刘老老藏巧姐于乡下,从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