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59878

第14辑:题大观园诸景对额8则-《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83次 大小:39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赋选,词曲,红楼梦,8则,诸景,大观园
  • cover
第14辑:题大观园诸景对额8则 曲径通幽处 (贾宝玉) 【注释】 曲径通幽处,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论诗者以为语带禅机。意思是它说了一个佛家的道理,即要到达能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小路。 【赏析】 大观园工程告竣,只待在各处题上匾额对联,使景物生色,便可恭迎元春了。贾政引众 清客进园观看,一路暂拟题咏,因闻得宝玉专能对对联,便命他同往,以试其才情。 大观园大门内迎面一座大假山,山石崚嶒,洞穴幽深,曲径逶迤,确有“曲径通幽”之妙。程髙本这一留题作 “曲径通幽”,大概改的人以为留题用四个字更好,遂删去“处”字,殊不知宝玉说“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7),倒也大方”。若减一字,便不是“直书”,也非“旧诗”原句了。 沁 芳 (贾宝玉)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注释】 沁芳:水渗透着芳香。这是曹雪芹创造的一个词汇。“沁”为吸入之意,“芳”为花香之意,合之表示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以此为小亭的匾额,的确“新雅”。 三篙:船行要用篙,故“三篙”暗指溪水。 一脉:指一条溪水。 【赏析】 水光澄碧,好像借来堤上杨柳的翠色;泉质芬芳,仿佛分得两岸花儿的香气。绕堤、隔岸,水在其中。三篙,从深度上说水。一脉,从溪形上说水,但不着“水”字。 这一联句法特殊,是诗歌炼句修辞的一种技巧。 此联是说绕堤的翠柳在溪水中的倒影摇曳可爱,对岸的花香融入溪水而格外沁人心脾。此联与“沁芳”匾额相得益彰,从不同的角度张扬小亭周围环境之美。 有凤来仪 (贾宝玉)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注释】 淇(qí其)水遗风———淇水:水名。在战国时卫国境内(今河南省北部),为黄河支流之一。 语本《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考证说:“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清客因此处有水有竹,故建议以“淇水遗风”题其匾额。虽因太直白而被贾政断为“俗”,但曹雪芹似乎还有一层寓意:暗指将来的居主林黛玉的品性就像“君子”般“如圭如璧”。 睢(suī虽)园遗迹———睢园:亦作“睢苑”。是汉武帝之弟刘武建造的花园,因在睢阳(今河南商丘),故称;又因刘武被封为梁孝王,故又称“梁园”、“梁苑”;又因该园多竹,故又称“梁孝王竹园”、“修竹园”;此外还有“东苑”、“兔园”之称。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说,该园“方三百馀里”,刘武常在园中大宴“四方豪杰”,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均为座上客。但该园最著名的还是其翠竹。如唐·王勃《滕王阁序》即有“睢园绿竹,气凌彭泽(陶渊明)之樽”的名句。清客即因此处翠竹突出,故建议以“睢园遗迹”题其匾额。但仍显直白,故贾政说“也俗”。 有凤来仪———语本《尚书·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帝舜制作的乐曲。成:奏乐一章为一成。仪:归。)意思是《箫韶》乐曲演奏了九章,把凤凰都引来了。 “有凤来仪”不在竹子上做文章,而是化用“凤凰来仪”,不但典雅吉祥,而且暗藏双关之意:既有“颂圣”之意,又以凤凰隐喻元春。难怪众人“叫妙”,贾政也无话可说了。 “宝鼎”对———是说尽管烹茶的鼎炉绿烟缭绕,人在窗下下棋仍觉手凉。这是反衬窗前“千百竿翠竹遮映”,浓荫生凉,从而突出了潇湘馆翠竹茂盛,以弥补“有凤来仪”未顾及翠竹之缺。匾额与对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赏析】 因为传说凤是食竹实的,所以借这一成语命名。又古时多以凤凰比后妃,额题为元春归省而拟,正合。凤又是孤高不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