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70656

晋教版八下地理 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 教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2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八下,地理,西双版纳,晶莹,亮的
  • cover
《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西双版纳》是晋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学生已经有了对地理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认识,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交流、探讨、渗透性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正确的资源观,具有初步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理解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识记主要热带雨林动植物。 能力目标: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 2、分析西双版纳成为热带动植物王国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西双版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2、理解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3、识记主要热带雨林动植物; 难点: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四、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发言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易于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八年级学生对于从图片、文字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较薄弱,需恰当地启发及引导。 五、 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我班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六、说学法 这节课让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思想,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 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七、说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 【情景导入】:视频播放有关西双版纳的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学生,导入本课。 【教师承转】:西双版纳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今天让我充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领略版纳风情,带你们揭开西双版纳神秘的面纱。 【情景设置】:走进版纳以前,我们首先认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情景设置】:分析西双版纳优越的地理环境。 【课件展示】:图7.13景洪市气候图 通过读图,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认识该区域气候特点。 二、丰富的生物资源 【情景设置】:开始第一站之旅———热带植物园。 【课件展示】:热带雨林的标志———望天树 学生体会望天树的高大、罕见。 【课件展示】:板状根“独树成林”绞杀植物 让学生知道最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几种植物;分析西双版纳成为热带植物王国的原因。 【课件展示】:热带植物 让学生体会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之多。分析西双版纳成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原因。 【教师总结】:那么多雨林植物,密集、挺拔,高低错落,形成多层次的自然植物群,让我们目不暇接,真可谓是“热带植物王国”。 【师生小结】: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残忍的绞杀植物,自然界生物的奇妙就在于它们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适者生存。 【教师承转】:雨林良好的遮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也为雨林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 【课件展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亚洲象、蜂猴等一级保护动物 让学生体会热带雨林动物种类之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