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放牛》 教学内容: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 教学目标:学唱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及聆听河北民歌《小放牛》,初步了 解中国戏曲与民间音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关系,感受京剧兼收并蓄的魅力。 教学重点:会唱京剧《小放牛》,能与民歌版《小放牛》进行旋律上的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唱出京剧戏曲的唱腔。 教学流程:聆听、分析、学唱民歌版《小放牛》———聆听京剧《小放牛》第一乐段旋律,比对旋律并学唱———聆听第二乐段旋律,比对旋律并学唱———完整演唱、演绎———结束。 教学过程 一、聆听和学唱河北民歌《小放牛》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情绪。(情绪如何:欢快的。从歌词上看,两段歌词之间是什么关系?师简述歌曲中的神话传说故事) 2、这么好听的民歌旋律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曲的旋律都由哪些音组成。(师唱歌曲曲谱,讨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1,2,3,5,6)板书12356,这五个音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有自己的称呼,分别叫宫商角徵羽,它们是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中五个音。 3、师生一起查找出现次数最多的音和歌曲的结束音,都是5(徵),所以此歌是中国民歌五声调式的徵调式。再看看有哪几句的旋律是一样的?使用白板将相同的旋律圈出。(查找时,就是在唱歌曲的曲谱。) 4、完整跟钢琴唱谱。 5、再听一遍音乐,请你在歌曲换气停顿的地方做上换气记号。 6、完整地唱两段歌词,强调换气的气口和呼吸,演唱的表情、声音、韵味等。 二、学唱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 (1) (2)给学生聆听另一个版本的《小放牛》,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浏览歌曲上面部分的曲谱,看歌曲中几个人在唱?歌曲旋律是由哪些音组成的?以及歌曲带来的音乐感觉。(两个人在唱,宫商角徵羽的五声调式复习,戏曲的感觉)———播放歌曲音乐第一次聆听。———点击出现“京剧传统折子戏”字样 (3)引出京剧传统折子戏的概念(折子戏的名词解释,京剧传统折子戏的名词解释,特点) (4)歌曲中的男性角色是“生”,女性角色是“旦”(剧情简介村姑与牧童之间的故事,采用对唱的演唱形式)第二次聆听,要求:注意歌曲中哪几个字的发音跟普通话不同,请用笔在书本上圈出?分别是怎么发音的? (5)京剧折子戏《小放牛》第一乐段与民歌版《小放牛》的旋律进行对比(乐句之间的异同),逐句对比,并学唱。教师范唱,口口相授,注意及时纠正学生演唱的发音吐字及戏曲韵味。 待第一段歌词熟悉后,再填唱第二段歌词。(出示第一乐段的谱) (6)播放歌曲范唱音乐,让学生圈出发音吐字有特色的字。第二乐段与民歌版的旋律进行对比分析,逐句对比,并学唱,口口相授。(出示第二乐段的谱) 经过我们的对比演唱,我们发现京剧传统折子戏的《小放牛》是在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旋律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而京剧《小放牛》两个乐段的旋律又有细微变化,可见京剧艺术与民间音乐之间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7)完整欣赏京剧《小放牛》,注意戏曲里的“过门”(即“间奏”)。 (8)演绎: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齐唱)。 分男女角色对唱,强调发音吐字和唱腔韵味。 (八)欣赏艺术家表演的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视频片段。———机动内容 三、总结:中国戏曲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它与民间音乐之间有着相互借鉴融合的关系。同时,它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