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30388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2《宇宙的边疆》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6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2022,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
  • cover
《宇宙的边疆》 卡尔 萨根 【教学目标】 1.梳理文本基本概念,了解宇宙知识,辨析相似概念间关系; 2.赏析疑难语句,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妙处; 3.参与语文实践,领悟作者对科学探索的积极认识和满腔激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文本作为解说词的表述科学性,学习关于宇宙的基本知识; 2.理解表达的逻辑性与生动性,梳理、区分文本中定论、推论和想象三类内容,拓展思维; 3.激发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和求知欲,积淀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 1.品味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译作突出的欧化特征; 2.理解科学介绍的客观性与激情想象的主观性相结合的特点,培养科学热情和探索精神。 一、导读 1.探秘宇宙。 (1)神话中的宇宙:神话中的天,就是古人对宇宙的一种解释: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2)文学作品中的宇宙:屈原就曾对天连发 173 问,追索宇宙的奥秘。嫦娥五号上去了,甚至到了月亮背面,但并没有发现古人所想象的嫦娥。 (3)卡尔 萨根解说的宇宙:《宇宙的边疆》———了解宇宙、思考人类的未来。 2.谈谈解说词是怎样一种文体? 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 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 3.《宇宙的边疆》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哪些是你以前所不知道的呢? 《宇宙的边疆》是和《自然的选择》编排在一组的,前一篇是讲科研,这一篇是科普。 没有科普,难以充分体现科研的价值,则无知无法转变为略知一二;只有科普,没有科研,海水始终只能没及脚踝,一知半解! 4.其中哪些是读了文本才知道的? 光年、银河系、宇宙中遇见行星的概率、星系的构成、M31 星系、行星恒星数量相等、漩涡星系 NGC6872、椭圆星系 IC4970、超新星、银河系有 4000 亿个恒星、行星系、慧尾的产生,等等。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 5.梳理文章的整体思路顺序。 (1)宇宙(第 1-7 段) (2)星系群(第 8 段) (3)星系、子星系(第 9 段) 银河系(第 10 段) (4)恒星(第 11-14 段) (5)太阳系和行星(第 15-16 段) (6)地球(第 17-18 段) 6.哪些是解说者也不知道的? 梁启超的学术精神四要素: ①质疑与求真的胆识:不妄徇古人成说与一己臆见; ②理清事物来龙去脉:务尽其条理、备其佐证; ③继往开来; ④善用比较:胪举多数之异说而下正确之折衷。 二、研读 1.咱们依然按照文本的自然顺序,梳理统计“宇宙”“人类”“探索”“地球”“我们”在文中出现的次数,作出比较、分析结论。 项目 宇宙 地球 人类 我们 我 探索 频次 35 16 13 77 3 10 ①宇宙:必须高度重视对宇宙的研究,所以反复提及、一再称呼宇宙,相当于用呼告来直接抒情。19 次出现在前 7 段。 ②地球:对宇宙现有的探索成果,是在地球上取得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都是以地球为起点;反复提及地球,可见对这个蓝色星球的珍爱。 ③人类:珍贵的星球上更其珍贵的生命。探索宇宙,寻找家园,是人类的使命。既有自豪感,也有忧患感。 ④我们:倒数第二段就有 8 个“我们”,有时一句话当中就出现好几次“我们”,传递出强烈的感情讯号。把作家、科学家与观众、大众当作一个整体,具有亲切感,让受众不知不觉地走入设定的思路、情境,更容易接受推出的观点;同时,也激发出一种群体自豪感、勇于敢和使命感。 ⑤我:解说词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更强调冷静客观,不带入个人见解,但作者是解说员, 更加熟悉解说的内容,在情感强烈时,情不自禁跳出来说话,并非推销个人观点。而是以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